会昌县有3个民族行政村和13个民族村小组。近年来,会昌县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全省率先提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主动探索边远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其中,洞头乡洞头畲族村成功入选赣州市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基地一中心”项目,接受了全市2022年项目大会战流动现场会大比拼。洞头畲族村入选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春节期间,洞头示范基地成为会昌最火爆的乡村旅游点,是“赣州市景区抖音人气榜”第6名,关注量达773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9万人。
一、全局谋划高位推动,凝聚民族团结发展合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民族工作会议,于1月18日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少数民族村组乡村振兴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提出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通过乡镇申报、流动调研的方式,确定以“洞头乡引领示范、7个乡镇同步并进”的创建思路,开展了第六轮对口支援民族村组工作,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盘活资产投融资项目共47个、4162万元用于16个民族村组的乡村振兴。同时,将洞头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纳入会昌县2022年“八大行动”重点项目,成立工作专班,由县委书记潘金城同志任组长,县委统战部长任办公室主任,集中了统战、宣传、文旅等21个部门单位合力攻坚。此外,成功入选全市2022年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基地一中心”项目,市委熊运浪副书记到洞头调研指导工作,市委统战部先后两次指导优化基地规划设计,介绍民族文化专家给予智力支持,把关审核民族团结教育展厅内容,在民族发展资金上予以倾斜,为争创示范基地“不走偏、不走样、提品质、快建设”提供了坚强后盾。
二、创新改革经营模式,破解民族村组发展瓶颈。针对乡村资产大量闲置、管护运维不到位、乡村振兴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会昌县大胆推进乡村资产盘活利用改革,建立五级主体经营模式,探索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将乡村资源变资本、资产变资金,破除发展瓶颈制约,推动民族村组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央政研室《简报》、省委政研室《江西改革动态》刊登推广。一是组建“五级主体”。建立“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五级主体经营模式,形成乡村资产盘活利用经营基本框架。如洞头乡创办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畲家人公司,成立了雪莲山旅游合作社,与浙江景宁蓝道文旅公司、江西品润农业公司、太阳山庄假日酒店、岚山演艺传媒、深圳华美国旅等龙头企业合作,鼓励引导农户参与旅游业态发展。二是坚持“五个步骤”。通过清产、核资、评估、注入、盘活“五步法”,实现摸清总量、明确权属、科学评估、依法注入、盘活利用,赋予乡村资产金融属性,推动乡村资源向资金转变。如洞头乡盘活乡村两级所属房产地产、道路水渠、蔬菜大棚、光伏设施及新增耕地、集体林权等资产8917万元,实现市场融资120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三是完善“五项机制”。出台《会昌县探索乡村资产管理盘活利用改革实施方案》《会昌县乡村振兴子公司管理制度》等文件,建立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试点先行、市场化运作、风险管控等“五项机制”,稳扎稳打推进改革,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风险。
三、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村组全面振兴。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着力点,实现少数民族村组全面振兴。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创建基础。建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7个乡镇均由党委书记任组长,挂村班子任副组长、统战委员为办公室主任,设立若干名专干,对创建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同时,狠抓民族村组党组织战斗堡垒建设,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民族村或民族小组所在村进行重点整顿,大胆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此外,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鼓励引导民族村组的外出乡贤为家乡振兴“出工出力、招才引智”,引进外来助力。坚持“不歧视、无特权、有照顾”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加强民族村组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促进相互交往。二是注重因地制宜,加速产业交融。结合民族村组实际,探索农业产业发展、三产融合发展、固定资产经营、生产社会化服务、公益设施管护等“五种模式”,使畲汉群众经济交融更加紧密。如筠门岭镇的6个畲族村组参加了该镇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组建农业生产服务队,建设育秧工厂和稻谷烘干厂,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代烘干的“保姆式”服务,有效解决了种地劳力不足问题,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长。洞头畲族村坚持走少数民族生态文旅模式,形成了研学培训、旅游团建、畲情民宿、民族美食、观演体验、农特产品等六大文旅业态体系。三是突出文化传承,加强思想交流。一方面,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宣传教育工作,各村组开展“红色畲乡”、“畲汉一家亲宣传月”、“畲乡共享改革成果展”等活动,在“独好通”数字会昌星级评比中加入民族团结考核内容,创建3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并在主体论坛设立县委党校、县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基地,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另一方面,重点推进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如洞头示范基地打造赣南最具民族特色的畲家村寨,将“畲”字拆分成“人、示、田”三个板块规划,按“民俗风情、田园风光、民族团结”三个区域布局,修缮了苞贸第、联班第等畲族古民居366间,新建了民俗文化展馆、民族团结一家亲长廊、凤凰桥网红打卡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论坛、民族团结教育展厅、民族美食街等建筑,使原本的圩镇精准扶贫点跃升成为省级4A乡村旅游点,提升了带领群众致富的商业功能。同时,定期开展“三月三”、“封龙节”、“六月六”、国庆中秋、春节等民族特有节庆和中国传统节日活动,经常性开展洞头芙蓉李开采节、中国会昌洞头非遗美食节、汉仙岩洞头体育赛事等文旅活动,与福建武平等建立旅游产业联盟,纳入汉仙岩国家4A景区套票圈,吸引八方游客,加强民族团结交流,共享乡村振兴改革成果。四是讲究实事求是,坚持共建共享。按照“不摆花架子、不搞政绩工程”要求,民族村组47个项目均以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洞头示范基地建在圩镇中心,没有围墙、不收门票,是4A乡村旅游点,也是全乡百姓文化娱乐休闲中心。其中,主体论坛更是“一馆多用”,既是“印象畲乡”演艺厅、民族团结教育展厅、党员干部培训课堂,也是送戏下乡的百姓大舞台、开展学校思政教育的大讲堂、洞头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电影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