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时评 > 正文

呼和浩特“三个结合”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时间:2023-02-17 17:00:2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自觉把民族工作摆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通过“三个结合”,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一、坚持高位推动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推动创建活力竞相迸发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按照“突出主线、融入中心、分类指导”工作思路,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方案》及其修订版等文件,系统谋划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召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一进一主题’”工作推进会,结合8个领域特点设计不同主题,明确“八进”活动市级牵头部门、指导部门和县级责任部门,形成了与属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在市县两级层面逐个类型打造3个以上示范样板,推动不同地区、领域深化特色创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带”行动,打造了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为代表的4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廊带,并规划相应特色旅游线路,以点带面、连线成面,促进具有首府特色的全域创建模式加速形成。

  三是坚持面向群众。依托区位优势,推进“三项计划”落实,打造“昭君和亲路”国家级民族团结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组织青少年首都行夏(冬)令营主题交流活动,通过实施“丁香扎根”计划、“拆墙并院”工程,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创建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二、坚持分类指导与分工协作相结合,推动创建质量高效提升

  一是细化创建标准。紧扣国家测评指标,按照“重点工作项目化、规定动作目标化、创建任务具体化”要求,细化实化127项具体工作措施,并对测评指标赋分评价,确保创建措施一项一项落实,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工作一项一项推进,目标一项一项实现。

  二是压实创建责任。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市委重点工作月度点评会,制定《呼和浩特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考评办法(旗县区、部门单位)》,对全市部门单位及旗县区开展月度考评,确保创建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

  三是强化督查调度。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列入市委重点督查计划,列入市人大、市政协工作监督,定期对旗县区和部门单位创建工作推进调度、督查调研,发现的问题实行集中交办,形成了各级党委政治巡察、统战部门日常督促、政府依法管理、人大执法检查、政协调研视察、民主党派民主参与的监督体系。

  三、坚持内涵创建与推陈出新相结合,推动创建成效有形有感

  一是推进内涵创建。始终突出一个“融”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发展,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以宣讲民族政策、结亲困难群众等“五个一”行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

  二是推出创新举措。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百场宣传教育、百期媒体报道、百名典型宣传、百家示范选树等“四百”主题活动,提高展示传播水平。会同宣传、文旅等部门深入推进“两个打造”,创作《如见》等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文艺作品并进行巡演,推出体现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的56路团结奋进号公交线路等“青城红石榴”品牌,讲好呼和浩特故事,在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浓厚思想。

  三是推动宣传教育。通过“报、台、网、微、端、屏”全媒体平台矩阵,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自治区两会期间在《内蒙古日报》刊登《石榴花开香自远 青城守望一家亲》连版,在《中国民族报》《民族画报》刊登专版,制作拍摄《共绘发展同心圆》《这就是我生活的呼和浩特》等专题宣传片在各级广播电视台、户外电子大屏滚动播放,设置新浪微博“共话青城石榴籽”互动话题参与300万人次、阅读次数突破7000万次,中国联通、移动、电信用户开通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公益手机彩铃,发送主题公益短信、入境短信800万条,营造了良好的创建氛围。

  


原文链接:http://mw.nmg.gov.cn/xw/msdt/202302/t20230216_22572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