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石柱自治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五个一”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坚持“一颗红心永向党”,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组)会,党支部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学习内容,引导各族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利用石柱自治县革命烈士陵园、双拥主题公园、三根树革命纪念馆、西乐坪战斗遗址等,大力弘扬伟大革命精神,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国民教育体系全过程,融入各级中小学思政课堂,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启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修改工作,将“各民族一律平等”写入自治条例,创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条例》修改意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平等参与社会事务。制定《石柱自治县贯彻落实“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落实国家民委等九部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措施,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实践。通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三、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共建功能,聚焦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积极开展“欢喜闹元宵”“浓情迎端午”“中秋团圆聚”等“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活动,全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完善南宾街道红卫社区,万安街道城南社区、黄鹿村,黄水镇黄连社区,冷水镇,西沱镇沿江社区6个少数民族维权服务站,建成外来少数民族人口“六个一”综合服务平台,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支持各族群众联合创业、扶贫济困,通过招商引资、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等政策,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创业,培育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农民互助合作社57家,加强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帮扶助困,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四、坚持“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2019年4月一举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累计实现85个贫困村17541户63101人脱贫,全县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巩固成果“持久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建立“三项防范机制”,常态化开展监测帮扶,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万元、增长6.8%。打响乡村振兴“主动仗”,建立乡村振兴领导体系、工作体系,制定出台27条政策举措,以桥头镇为代表的“1+3+9”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格局基本形成,以中益乡为重点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西沱镇为中心的沿江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五、坚持“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基础。全面兜牢民生保障,2022年新增城镇就业490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100%,建成各级养老服务中心(点)33个、流动文化服务进村1042场次,各族群众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桥头镇写生基地、中益乡研学基地、金铃乡民俗风情街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深化,74.6%的村集体经济累计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产业兴、百姓富的基础加快夯实。积极改善生活环境。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91%,村组道路通畅率、垃圾收运处置率均达100%,鱼池镇团结村、中益乡盐井村等8个村上榜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