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民族工作新思路,构建工作新机制,着力推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一、构建三大格局,凝聚团结共进向心力。一是构建联动工作格局,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区委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统战、民宗部门牵头抓总工作主动性,打造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火车头”。搭建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民族工作议事平台,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辖区民族事务,形成党建引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构建网格化工作格局,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导员制度,由统战干部、民宗工作干部担任指导员,对全区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村、社区实行“一对一”结对指导,不断提高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三是构建一体化教育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类学校、教培基地、实践基地的主阵地作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有机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发展规划和党员干部培训计划中,通过课堂、实践、研讨、交流等方式构建一体化教育工作格局,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用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
二、打造三大阵地,唱响交流互融主旋律。一是打造宣传阵地,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依托镇村(社区)电教平台和学校教育平台,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300余场次,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和文艺汇演460余场次,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入人心;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发放民族政策宣传册1万余份,让民族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二是打造活动阵地,在乡镇街道设立民族书吧、民族文化广场,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文艺汇演等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互鉴、情感互融。三是打造实践创新基地,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村社搭建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发动统战成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产业帮扶指导,积极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三、实施三大工程,谱写共同繁荣发展新篇章。一是深入实施改善民生工程,统筹推进散居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产业,受益群众5万余人。二是探索“融合式”人才培养工程,推动隆化职中与高校民族科研部门、生源地党组织三方联动协同培养人才新模式,打开融合共培新局面,让更多少数民族学生走得出去、融得进来。近年来共培养少数民族“工匠型”技术人才430余名,其中236名考入大学继续深造。三是实施走访帮扶工程。积极探索城市少数民族服务管理模式,积极为在南川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去年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住房、就医以及子女入学等困难20余件,将脱贫的24户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全部纳入跟踪帮扶对象,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保障各民族群众同进步、齐发展、共繁荣。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