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平南县突出“五个融合” 打造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共同体”

  • 时间:2023-05-07 00:16:2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平南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契机,突出“民族团结+五大振兴”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融共促、同频共振,让各族群众共创共享美好幸福生活,走出了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平南县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县、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全区农村“三变”改革示范县、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等;目前,全县共有各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模范)单位64个,其中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24个、县级33个,2022年已完成核验的市县两级示范区示范单位共122个。

  一、突出“民族团结+产业振兴”相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运用“民族团结+产业振兴”相融合促进产业兴旺的发展方式,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立在产业链上、党员干部聚在产业链上、各民族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产业提升行动、规模农业和品牌农业战略,通过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县2022年农村土地流转达15.05万亩,规模化种植柑橘6.5万亩,推动建成自治区首个规模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并运用抱团经营和“村集体+基地+企业”等模式,建成稻虾基地3.2万亩,产值1.74亿元,实现了稻虾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落实“大招商”走出去、“大项目”引进来,以开展“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活动为抓手,引入企业推产业,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累计引进规上企业39家。今年一季度,全县强力推进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已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额约3.542亿元,正在洽谈项目21个、总投资额约3.497亿元。

  二、突出“民族团结+人才振兴”相融合,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全面落实“抓队伍、建机制、强培训”三项措施,注重在各民族青年中培养发展党员和干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坚持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等带领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领头羊”,建成一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尖兵队伍,积极发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担重任、打硬仗、表率力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县新选派增派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后进)村和脱贫户较多的非脱贫村驻村工作队员共32人。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出台人才引进特殊补贴、创业就业支持等特殊支持政策,持续培养乡村振兴技能人才,落实定期开展乡土人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共举办了“春风行动”系列线上线下招聘会13次,提供就业岗位约2万多个,多渠道鼓励支持县内企业招收各民族员工,积极促进各民族群众返乡创业就业,为振兴乡村和民族团结打牢基础。

  三、突出“民族团结+文化振兴”相融合,促进乡风文明发展

  全面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挖掘与传承平南本土民俗特色文化和红色文化,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红色教育相互交融,挖掘利用好劳五暴动烈士陵园、老红军李发南故居、鹏化区农民协会遗址、淡木之战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及瑶族“盘王节”等优秀民俗文化,打造国家级非遗《大安校水柜习俗》、“戏剧中国”2021年度优秀剧目《大安印记》、原创民歌《赶圩歌》等文化精品,平南牛歌戏、大成八音、大安粤曲、平南杖头木偶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汉松等8人列入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罗德村大坪屯、大鹏社区石门屯入选广西民族特色村寨。同时,以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同心文化载体”项目建设为基点,以村规民约为亮点,融合村民生活文化,深化移风易俗,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并推行“特色风貌+乡村文化+生态环境”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功举办2022年广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自治区主场活动暨中国(平南)富硒石硖龙眼节、小龙虾品鉴活动等系列大型文化旅游活动,运用“文旅+民族团结进步”融合模式,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鹏镇获评为“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2022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人数500多万人次、旅游消费达60多亿元。

  四、突出“民族团结+生态振兴”相融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各民族群众在加快生态振兴建设中主动作为,逐步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示范点,突出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生态振兴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优先补齐脱贫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短板,稳妥推进乡村建设“183”行动,“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2022年,全县筹措各级财政衔接资金2.2369亿元,其中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28万元,实施道路等项目184个,着力把79个脱贫村建设成为新时代“石榴籽抱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新农村,成功打造了如官成镇八宝村、安怀镇新益村、平南街道平田村、东华镇关塘村、大鹏镇景华村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平南县获评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五、突出“民族团结+组织振兴”相融合,推进乡村有效治理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和“红格善治工程”,将民族事务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强化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形成“抓党建、促团结、求发展”的强大合力,筑牢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基础。通过加快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模式的推广范围,促进1.7万多名农村党员“挂牌亮户”,构建“党员中心户”4870个,共联系群众32737户,全县296个村(社区)“一村一顾问”覆盖率100%,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覆盖率100%。同时,深入实施“天网、天眼”工程和“雪亮工程”,2022年共安装“天网、天眼”摄像头3900多个、“雪亮工程”摄像头1300多个、“平安家园”摄像头12万多个,极大改善了乡村的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共排查矛盾纠纷案件1194件,调处1194件,调解率100%;调结1173件,调结率98.24%,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平南县信访工作经验在2022年自治区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贵港市平南县:创新“345”工作法推进乡村治理“三治融合”》获《广西乡村振兴简报》刊登,《平南县实施“红格善治工程”推进乡村治理》入选全区42篇典型案例之一,且是贵港市唯一入选全区典型案例。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63995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