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灵川县潭下镇建设“四个家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 时间:2023-06-03 00:12:2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灵川县潭下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山口村为“试验田”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积极建设“四个家园”。2021年,山口村被命名为桂林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一是聚焦“精神家园”建设,赓续红色血脉。统筹阵地资源,深耕民族团结。充分利用好主题公园、“红色山口”展示区、同心文化广场、“桂北游击队岭尾渡歼敌战”红色文化遗址广场等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培育创建潭下镇岭尾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桂林市各族青少年交流中心”,2022年以来,接待桂林市内外各族青少年学生军训及团建活动30余场次。深挖文化资源,树立共同意识。邀请专家团队、村内高龄老人召开研讨会2次,对全村历史文化进行梳理,选树一批以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方灵泉”、三元及第”陈继昌为代表的,辨识度高、传播力强、有历史深度的文化符号,邀请融媒体记者将山口村的“清井节”传统民俗活动、桂北建筑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进行整合拍摄。创新宣讲载体,讲好故事。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将山口村、桂北游击队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党的精神谱系等纳入基地课程体系,形成《桂北游击队歼敌战斗史》《党组织带领各族同胞共建新村》等课程。通过开展“进校园”,“进景区”、开展“进村(社区)”等活动12场次,大力宣传实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三项计划”,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有机融合起来。

  二是聚焦“富裕家园”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尊重传统产业,倡导生态有机发展。以各族群众种植意愿强烈且发展时间长的葡萄、食用菌、蔬菜为产业主体,共发展葡萄产业约160余亩,食用菌20亩,蔬菜水果580余亩,形成了一村多品的发展格局。科学规划产业,探索融合发展。通过众富种植专业合作社、祺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利用“旅游+”和“生态+”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依托骑行步道优势把山口村水稻生产区、果蔬体验区、三微种植区有机串联,发展农旅采摘体验新模式,带动当地农家乐等服务业发展。2022年全年山口村参观的游客达到22.7万人次。搭建共富平台,探索直播新经济。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开辟各族青年直播创业基地,培育少数民族主播、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定期举办各族群众共富座谈会、创业交流沙龙,邀请各族群众围绕共富话题从政策出台、人才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近20条建议,2022年以来开展民族团结共富座谈12场次、助力少数民族特色农产品直播30余场,销售农产品超百万元。

  三是聚焦“和谐家园”建设,促进团结互助。建立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治文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推选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各族群众代表组成理事会,结合本村实际组织制定本村村规民约,形成了各民族同参与、密配合的团结共建新格局。坚持服务导向,化解群众纠纷矛盾。设立书记工作室,在家园会议室里接待各族群众,健全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党员干部、治保调解员、乡贤人士、志愿者等纳入网格中,对涉及民族方面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早发现,早治理,累计走访、接待群众1000余名,帮助解决事项102件。创新创优活动,选树培育先进。每年定期开展“最美庭院”“最美婆婆”“最美媳妇”等评比活动,在家门处悬挂星级文明户奖牌,形成民族团结共建良好文明氛围。2022年度评选出“最美庭院”12户,表扬命名“最美婆婆” 20名,“好媳妇”20名。不断筑牢民族团结、长治久安的和谐之基。

  四是聚焦“平安家园”建设,守护社会稳定。注重保护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对全村56株百年以上古树进行全面保护,充分利用有着800年树龄的“同心树”,发挥“双树双生”象征爱情的自然奇观,积极打造“为爱同生”“一眼千年”等网红打卡地,吸引参观游客逾1万人次。增设服务驻点,助力解决亟需难题。通过在山口村选择个体经营户、小手工作坊场所为载体,挂牌金融与法律“零距离”服务点,邀请熟悉农村、农业的法律顾问、金融专家进行驻点服务,对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金融等难题进行一线解答,有效帮助各族百姓在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各类资金、法律上的难题。加强治安巡逻,构建平安稳定山口。广泛发动基层各族人民群防群治力量,组建山口村治安巡防队,启动夜间治安巡逻防控机制,提高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努力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65542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