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南丹县创建跨省联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推动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

  • 时间:2023-06-09 23:23:4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南丹作为广西的西北门户,北、西北、东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罗甸、平塘、独山、荔波四县接壤,有5个乡镇23个村山水相连、12个民族民风相通。近年来,河池市南丹县与贵州省独山县、荔波县、平塘县始终坚持“党旗引领、党建带动、党员示范”,不断深化“党建联建+”“双联”行动,全力打造四县跨省联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有力服务人民群众、维护边界稳定、促进地方发展。

  以旅游共建共享为平台,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为进一步增进团结和谐关系,营造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南丹县与贵州荔波县签署了《南丹·荔波跨省(区)旅游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创建黔桂民族生态文明旅游示范区、打造黔桂两省(区)旅游经济洼地”目标定位,深化跨省旅游合作,提升跨省旅游质量,打造跨省旅游品牌,推进两县经济和旅游合作。共同实施“规划联建、交通联通、景区联创、线路联串、节庆联办、产品联销、市场联拓、人才联育、项目联报、环境联治、资源联享、机制联动”等十二条合作内容,围绕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编制和完善两县旅游发展规划,联合推动南丹经里湖、瑶山至荔波跨省(区)旅游廊道建设。“十四五”期间,两县力争建成南丹经里湖至瑶山高速公路,推动两县机场线路、高速公路、二级公路、景区公路有效衔接,开通景区直通车。同时,两县串联区域内精品景区,共同开发“小七孔+N(洞天酒海、歌娅思谷、丹炉山、温泉公园等)”旅游产品,建成全国有名的跨省(区)旅游黄金廊道和精品路线,提升南丹—荔波旅游品牌影响力。探讨实施两县景区“一票通”平台建设,实现智慧旅游数据共享,共同推销特色旅游商品及农特产品。

  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载体,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一是通过环境联治、资源联享、机制联动,发挥文旅优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结合旅游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提高旅游景区的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旅游景区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并在旅游景区梳理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把文明景区打造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重要平台,引导各族群众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理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通过景区联创、线路联串、节庆联办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双融合双推进,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南丹荔波跨省旅游经济合作圈,提升“南丹—荔波旅游景区”(“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共创桂黔边界“民俗风情游+山水风光游”双品牌,突出创建主题、把握创建方向、深化创建内容、丰富创建形式,通过联合举办壮族三月三、白裤瑶年街节等系列民族节庆活动,不断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以“党建+N”为渠道,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州独山、荔波、平塘、罗甸和河池市南丹、环江、天峨七县13个乡镇,以党建联建联创为依托,先后实施了“通道党建跨省联建”、“桂黔携手•党旗引领”“党建联建+司法联动”“双联”行动等边界党建工程,携手共抓经济发展、共创边界和谐、共建新农村、共育新型农民、共倡文明新风、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为两省区边界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七县通过强化政治引领,不断延伸党建触角、拓宽党建功能,加大全方位、多层次、无缝隙的合作,推进了两地区群众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难题共解、和谐共处的发展新常态。健全跨省司法协作工作机制,签订了《黔桂两省区边界法院“党建+审判”合作框架协议书》,涵盖党建联建、司法联动、品牌联创等内容,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进、司法共融”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让边界地区的群众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66234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