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时评 > 正文

阿拉善盟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时间:2023-06-18 01:37:0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阿拉善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夯实文旅发展基础,创新文旅发展业态,提高文旅发展质量,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格局。

  注入文化旅游新内涵,民族交往更加融洽。一是结合实际制定全盟《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方案》,编制出台了《阿拉善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年)》《阿拉善盟“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阿拉善盟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等专项规划和规范性文件,落实《关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的指导意见》,为引导各族人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战略规划和落地指南。二是指导各景区把“两个打造”任务落实到景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景区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规范讲解内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融入旅游景区景观陈列、活动演艺、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中。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开展国家主题元素和标识“进场馆”活动,举办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以及“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系列线上图片展、“中国的声音——聂耳和国歌主题展”“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等展览展示活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积极鼓励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推进非遗项目进景区、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将非遗精髓“留下来”,切实加强各族人民群众交往学习。创办“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文脉永续 走向复兴——阿拉善岩画拓片题跋特展”等原创主题展览,向各族群众讲好阿拉善故事,讲好阿拉善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拓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民族交流更加广泛。一是对全盟范围内体现各民族团结共进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调查研究,开发更多精品红色旅游产品。围绕共产国际秘密通道建设,打造沙日布日都嘎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陈列展览馆及配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额济纳大搬迁纪念馆项目建设和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综合实验基地和宝日乌拉额济纳旗政府旧址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区(点)。编印了《阿拉善红色文化遗产》宣传手册,扩大红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实施旅游休闲城市标识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全盟智慧文旅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得到优化提升。推进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平台智能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苏木图石窟、贺兰草原岩画、水磨沟岩画等文物点,黑城、胡杨林等旅游景点的监测监管服务,成功打造集“技术监测、视听新媒体监测、节目监管、安全播出和文物、旅游安全”五位于一体的广播电视智能监测监管体系中心平台。三是挖掘各地民俗文化、乡村景观、休闲体验和特色美食等资源,拓展乡村旅游休闲新空间,推进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强化星级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精品民宿的培育力度,有效发展“企业+农牧户”“合作社+农牧户”等经营模式,促进各族人民群众在旅游业发展中进一步增收致富,增强群众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创造文化旅游新价值,民族交融更加深入。一是在推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打造更多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的文旅产品,推出精品旅游线路,设立“内蒙古礼物”阿拉善文化旅游商品旗舰店,开发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支持沙漠度假、乡村休闲、研学旅行、工业旅游、康养旅游、跨境旅游、实景演艺等业态融合发展,吸引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到阿拉善旅游。二是创排大型篝火演艺晚会《神游通湖》、话剧《东风—呼啸起》《西风烈》、蒙古剧《搏克·夏力宾》、音乐剧《阿拉腾·陶来》《胡杨红》、沙漠实景剧《腾格里传奇》等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剧目,用艺术形式热情讴歌各族儿女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精神面貌。三是积极开发沙漠徒步、沙漠越野、沙漠拓展等极限运动,连续多年举办阿拉善英雄会、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等品牌文旅活动,以及骆驼那达慕、民俗文物展、元宵节社火表演等特色民俗活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各族人民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原文链接:http://mw.nmg.gov.cn/xw/msdt/202306/t20230612_23308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