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州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完善、整合、构建市、县(区)、镇三级委员履职平台互联共创、共建共享的履职工作体系,以打造政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贺州样板”为载体,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面上互动推进,点上示范引领,区域协作共建,有力助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开展。据统计,全市政协系统开展“委员行动”“大学习”“大教育”活动235场次,开展“大宣讲”活动208场次,组织“大协商”活动62场次。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制高位推进。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协重大任务,加强领导,建立机制,精心谋划,高位推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市政协全会、市政协常委会、市政协党组会、市政协主席会以及机关党组会学习计划,紧密结合“书香政协香溢寿城”读书活动坚持学、结合学、创新学。去年4月13日,成功召开全市政协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委员行动”座谈会暨“大宣讲”活动启动仪式。制定印发了《贺州市各级政协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委员行动”2022年实施方案》,市政协党组、各县(区)政协及时成立“委员行动”领导小组,整合资源,及时筹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对“大教育”“大学习”和“百场大宣讲”等活动作出全面安排。据统计,市、县(区)政协构建工作机构12个,搭建县级学习教育实践基地5个,组建“委员行动”工作室152个,实现了全市政协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全覆盖。
二是强化教育宣讲,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始终坚持以“大学习”“大教育”“大宣讲”为抓手,多措并举,加强委员素质能力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结合“书香政协香溢寿城”读书活动,在市、县(区)政协委员中以界别委员活动组为单位组建学习微信群,制定落实群主统筹、委员值周领读、定期学习研讨的管理办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学习全覆盖,委员学习活跃度90%以上。抓好宣讲骨干的推选和培训。选派委员参加自治区宣讲骨干班培训。注重从各级政协委员、市委宣讲团成员和高校、党校教师中优选宣讲骨干,及时组织市、县两级宣讲骨干培训,构建了不同层次经验丰富的委员宣讲队伍,有效保障了宣讲质量和宣讲成效。扎实有效开展委员“百场大宣讲”。市、县(区)政协严格落实“委员行动”百场大宣讲方案,广泛开展“十进”活动,以委员宣讲、民族歌舞宣讲、“三句半”原创作品宣讲和精品作品赏析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宣讲。目前,全市政协系统组建宣讲骨干专家有82人,市、县(区)政协累计培训26期,培训人数680多人次,开展市级宣讲〔含县(区)专场〕32场次,各县(区)政协开展委员宣讲176场次。
三是彰显政协特色,助力民族工作发展。始终坚持发挥委员主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大协商”“大调研”助推贺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围绕“健全机制,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推进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促进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等议题。市政协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关于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区)模范村屯和示范单位创建,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作座谈会。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议题列入市政协全体会议联组讨论内容,围绕中心议大事、聚共识,助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委员服务季”活动,广泛收集各族群众社情民意,及时了解委员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依托全力东融,千方百计助企纾困,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助力易地移民安置区各族群众就业增收。据统计,在“委员服务季”期间,开展协商视察42次,收集反映困难问题98个,协调解决37个,提出意见和建议23条,开展重点提案督办和“回头看”活动16件次。
四是突出联动共建,打造民族团结贺州样板。立足贺州多民族聚居、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突出的实际,发挥优势,创新做好省际联创共建这篇文章,打造和擦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贺州样板。广西贺州市政协联合湖南永州市政协开展“省际联动促发展石榴花开润瑶寨”协商共建活动,协调解决湖广同心村600米“同心路”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等难题,组织两地政协机关、委员企业捐赠40余万元发展乡村公益事业,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湖广同心村愈开愈艳。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工作站,推进跨省际联动协商,推进宣传教育向基层拓展。组织开展市政协住香港委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分享会、民族团结进步调研和引企入桂考察活动,组织住澳门市政协委员参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在港澳台侨特殊群众中走深走实。组织贺州市民族学校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学校、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乐东第一小学开展云端相聚线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步课堂活动,与新疆乌鲁木齐第124小学256名学生书信交流传递民族团结情谊、富川瑶族自治县49000多名中小学生和广东省四会市玉城小学1800多名学生通过“云直播”线上共学等。不断推进各族学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和交往交流交融。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