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州市立足多民族融合、多族群共生、多文化交融这个最大的地域特色,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油茶文化、民间文化等相融合。以瑶族“油茶文化”为载体唤醒各民族共有记忆、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发展,推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一是以油茶促“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基础。贺州市地处桂粤湘三省(区)结合部,瑶家油茶是在南岭走廊山区的瑶族人民的饮茶习俗,主要分布在广西贺州市的八步区、平桂区、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及龙胜、灌阳、资源的瑶族聚居区,湖南及广东的瑶族聚居区也有分布。瑶族油茶习俗有特殊的地缘特征、典型的民族民俗特征以及制作的广泛性特征,是贺州在桂粤湘三省(区)四市部分毗邻的县区多民族融合、多族群共存、多文化共融的独有地域特色,为推动区域间民族文化交融交流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了桂粤湘三省(区)瑶族同胞的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切实提升了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如2020年12月,桂粤湘三省(区)四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第一次联席会议在贺州市召开。会议围绕促进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共同谋划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又如今年7月24日,桂湘省际边界四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同心共建活动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举办。活动现场,瑶家姑娘身着民族服装,一起唱山歌,一起做地方特色小吃,一碗碗热腾腾的“瑶家油茶”,瑶家姑娘们把油茶分给每一位嘉宾和群众,让大家感受到大家庭一般的甜蜜和温馨。一同品尝美食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也是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构建和谐的纽带,各族群众团聚在一起,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民族文化交融,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共同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二是以油茶为“媒”,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在贺州,瑶族同胞非常热情好客,在深山老林中定居不久,便与邻近的汉族人交上了朋友。当汉族朋友到了瑶胞家里做客时,瑶胞便用他们的特色美食——瑶家油茶来招待客人。贺州的各族群众喝油茶不分季节,一年四季、早晚皆宜,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围坐一堂,吃油茶,话家常。一碗香气四溢的油茶,不仅展示了各族群众的待客之道,更是架通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的感情桥梁,成为贺州市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油茶在贺州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2018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魅力中国城》栏目中,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示了贺州瑶家油茶的魅力。钟山县瑶家油茶技艺于2010年被贺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贺州市深挖油茶文化品牌内涵,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油茶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如:今年4月19日,首届中国(昭平)民俗美食文化节暨广西“三月三”·“桂江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开幕式在黄姚古镇举行。活动充分展示贺州独特的民俗美食和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慕名而来,一起感受瑶家油茶文化的魅力,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讲好美食故事、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
三是以油茶话“融”,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幸福底色。贺州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广泛吸取油茶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深入挖掘油茶风俗习惯中蕴含的各民族共有精神的历史物证和丰富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形成认同度高、传播力强、具有象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的文化符号和标识,以文化人、以茶润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精心打造“油茶文化”品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如:昭平县积极推动廉洁文化与民族团结相融合,在该县仙回瑶族乡大兀山有机茶基地搭建“廉洁+民族团结”宣教平台,组织干部群众与瑶族同胞共同开展抛绣球、跳竹竿舞、唱瑶歌、油茶会等民族文化活动。走进仙回瑶族乡大兀山有机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园映入眼帘,一片片茶海连绵不绝、美不胜收,该基地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在基地的“迎客松”下,一群人围坐成一圈“煨茶”,正各抒己见,十分热闹,这里正在开展“以茶话‘融’,共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邀请茶叶大师、瑶族非遗传承人等人员,高山论茶,以茶促融,以茶养礼,呈现出一派民族团结大联欢的场景,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仙回瑶族乡还把瑶家油茶文化建设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融合,切实提高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风和谐融洽、民族团结进步、社会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