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贺州学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 高校教育全过程

  • 时间:2023-08-13 02:06:08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贺州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思政课教育、研究基地和传统文化全过程,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师生心田,民族团结之花在高校校园绚丽绽放。

  一是创新思政课教育,共建精神家园。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专章讲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发挥了课堂教学润物无声的作用。举办特色思政金课《壮美广西》第四季第一专题“唱响民族和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次课程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使命为主题,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高度凝练为“八个数字”。从“一主线”“两个纳入”“三个意识”“四个共同”“五个高度认同”“六个层面”“七进”“十二个必须”八个方面内容入手向师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和深刻价值。举办特色思政金课《壮美广西》第五季第二专题“团结和谐的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金课分为上篇“源远流长、民族之花常盛开”,下篇“知行同一、携手共绘同心圆”。向学生全面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的含义以及我国的民族政策。以贺州夹锡铁钱、“潇贺古道”、毛自知状元、蒋氏母亲、龙业鼐一家、徐悲鸿的七箱画为样本带领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贺州担当民族历史使命的具体实践。

  二是搭建基地平台,促进交流交融。借助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贺州学院研究基地,加强中华文化研究,以贺州为核心的南岭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研究,通过对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纽带与精神家园。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研究,透视各民族文化互溶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享共用的文化现象,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将各民族文化纳入中华文化研究的大视野与大框架中。贺州的各民族分布基本是“互嵌”结构,这一结构是民族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易地搬迁安置点加深了民族互嵌的格局,生活中的“互嵌”成为结构民族文化“互嵌”的钥匙。基地进一步加强民族“互嵌”理论的建构,并将之作为核心理论运用到指导社会调查和文化研究中去。利用“一院三馆”即贺州学院的“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贺州语言博物馆”和“瑶族服饰非遗传习馆”等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平台,发挥宣传优势,加强对在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聚焦文化引领,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贺州学院注重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等相融合。建有“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贺州语言博物馆”和“瑶族服饰非遗传习馆”等基地,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2007年筹建,2012年获自治区文化厅“广西百家博物馆建设项目”,2015年成为广西高校第一家国有综合性博物馆。是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训基地、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等。该博物馆总藏文物33302件,展出文物2156件,分11个专题展示厅,包括民族民俗文化、契约文书、钱币、度量衡、家具、木雕、石雕、牌匾楹联、民间文献、南方傩文化、康养长寿文化等。此外,还建有“拓片艺术与创新工作坊”和“文博文创艺术与实践工作坊”。博物馆为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创新发展,推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69561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