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德保县都安乡凌雷村“五抓五强”夯实“五基础”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

  • 时间:2023-08-19 23:05:0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一直以来,凌雷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实际、守正创新,探索建立“五抓五强”工作模式,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大基础”,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近年来,先后荣获百色市首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自治区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第三批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

  一是抓基础强堡垒,夯实民族团结政治基础。凌雷村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来抓,研究制定了《德保县都安凌雷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测评标准、量化测评任务、强化测评督导,推动履行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责任落地落实。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形成书记、县长统筹调度,“多常委”协调负责,各部门合力推进的新格局,为凌雷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3年来累计专题研究民族工作12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15次,不断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配齐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先后由4名国家民委准确选派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凌雷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同时选优配强7名村“两委”和3名驻村工作队员,着力构建“能人治村”格局,不断打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组织基础。

  二是抓阵地强载体,夯实民族团结思想基础。凌雷村积极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图标和民族特色建筑符号,整体推进村寨风貌改造,着力打造了具有“壮”元素的青墙黛瓦传统栏杆式民居。建设由8根雕刻着56个民族名称,寓意着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柱”和绘有壮锦图案、中国传统节日由来及民间习俗等内容的“融乐亭”等设施组成的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同心贝侬广场;建成了以图并茂的形式充分展示国家民委帮扶成效、党建工作成效和民族工作成效等,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农耕文化、地方民俗文化魅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修建了特色文化戏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篮球场、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样平台。以“绿荫讲堂”“庭院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组织全村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宪法》《民法典》《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利用村寨空白墙面绘制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墙绘,集中反映壮族人民的民风、民俗,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浓浓的风土人情,以及新时代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巨大变化,切实将民族团结的“触角”延伸到村寨的角角落落,积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

  三是抓产业强链条,夯实民族团结物质基础。凌雷村始终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带头作用,引进龙头企业建成了规模3000亩的柑橘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健茂示范园和50亩乡村振兴示范点粤桂扶持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书记引领、党员引领”作用,建设了百亩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不断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健全完善了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投入深圳帮扶资金入股健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按照帮扶资金变股金、脱贫户变股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变生产资金的“三变”原则,捆绑脱贫户可通过固定分红、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方式实现股金、租金、薪金的“三金”收入。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成立广西德保益农水果销售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德保县域内优质农副产品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模式对接国家民委委属事业单位、各大院校的消费帮扶和各类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直销。2022年来,共销售脐橙、沃柑、水果干、糯米等特色扶贫产品30000余件,销售额达190余万元。目前,凌雷村产业覆盖率达99.44%,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比例达到36.99%,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年30万元以上,村集体分红达年15万元以上,各族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不断拓宽,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四是抓融合强内涵,夯实民族团结社会基础。凌雷村以特色文化戏台、同心贝侬广场、田间地头为平台,先后开展了少先队员“争做民族团结的小小石榴籽”主题教育、“学习二十大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者”德保县西部志愿者交流分享会、“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普通话培训、“壮汉双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产业攻坚“大比武”等学习交流活动10次。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春节文艺汇演、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山歌对唱、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敬老爱老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15次。依托国家民委帮扶资源,开展好“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央民族歌舞团走进德保(凌雷)慰问演出、《素履以往·心之所向》(国家民委驻广西德保第一书记真实事迹改编的微电影)拍摄及宣传等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承接承办好百色市“撤地建市二十周年大型媒体主题采访”、德保县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村屯以及上级部门、兄弟县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调研考察、学习交流等活动30余次。注重乡土文化能人和民间文艺团队的培养,挖掘整理由凌雷村山歌传承人许宗山老先生用半时间和精力撰写《歌颂党的山歌语录》手稿,先后组建了凌雷村山歌队、凌雷村歌舞表演队等,深入挖掘德保民族文化内涵,展示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有效促进各民族互帮互助、互学互鉴,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抓治理强服务,夯实民族团结法治基础。凌雷村以改善人居环境、培育乡风文明为重点,大力实施通屯道路、巷道硬化、排洪渠道、天然水井护栏以及饮水、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切实解决各族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凌雷村12个自然屯通屯硬化率、安全饮水达标率、住房保障率、接通生活用电均达到100%,农村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以积分制为基础,开展“积分制+党员”“积分制+遵守村规民约村民”“积分制+乡贤”“积分制+脱贫户”等活动,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上由“要我治理”走向“我要治理”转变,营造起“人人参与、人人担当、人人尽责”参与村庄治理的氛围。截至目前,凌雷村全村437户均参与积分制活动。积极构建四治融合新模式,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加强监督管理,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新观念,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搭建村务监督委员会、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治理平台,引导党员群众参政议事、民主协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基础。成立乡贤理事会,凝聚乡贤力量为家乡经济建设、平安建设、教育事业做贡献。建设集法制宣传、绿色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法制广场,使各族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近距离感受法治精神,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引导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近年来,凌雷村全村人居环境明显得到提升,矛盾纠纷逐年减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平安创建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积极性不断提高。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69836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