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内参 > 正文

会昌县大力夯实“四个基础”推进民族村组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3-12-08 23:39:37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会昌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夯实四个基础,探索了富有会昌特色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抓党建促引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党建工作责任制、干部目标管理、政绩考核考评内容,列入党委会、村(居)支委会议事日程,制定了《会昌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案》,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形成工作计划,建立每季度“一督导一调度一通报”工作制度,在全县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民族工作格局。积极探索智慧党建,推进洞头畲族村“红色名村”建设,成功选树洞头畲族村为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在全县倡导推进新时代“共产主义星期六”活动,提升基层党建“三化”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加强民族工作队伍建设。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会昌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配备了分管领导、民宗岗负责人、民宗干事各1名,组建了村级统战信息员队伍,每年开展1次民族工作专题培训,不断夯实民族工作人才基础。三是加强民族工作经费保障。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少数民族发展专项经费不少于75万元,对民族村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单位)建设,优先向上级申报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保障了民族工作有力推进。

  二、抓宣传固团结,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一是打造了洞头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该基地列入全市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基地一中心”项目之一,共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打造了“人和”“启示”“田园”三大板块,通过新建“中华民族一家亲”长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民族文化展厅、民族美食文创街,吸引各民族群众前来创业和旅游,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和探索“生态文旅”发展路径相结合,创新性地搭建各民族交流融合平台,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发展成果。2023年1月4日,全市流动现场会在洞头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基地进行视察调研,得到全市一致好评。2023年3月28日,副省长卢小青莅临洞头乡调研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工作,对以基地带动群众增收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是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载体。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乡村各级党组织主题党日学习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为抓手,在会昌县洞头乡畲族中心学校投入40万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等项目,结合教育“双减”,积极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国旗下讲话、少年宫活动,用心浇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之花。三是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凝聚人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1+9+N”阵地体系建设,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政策宣讲等实践服务项目内容,利用“三月三”、元宵、中秋、国庆、春节等节日,经常性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红歌传唱”等文艺活动,着力打造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洞头非遗小镇村晚等文化活动品牌。2023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洞头非遗小镇第四届村晚入选“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通过系列活动让全县群众“共学民族政策、共享振兴成果、共筑精神家园”,增强“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

  三、抓产业兴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一是着力打造洞头畲族风情小镇。依托畲族风情、非遗资源和比邻“汉仙岩”4A级景区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洞头畲族风情小镇建设,让家家户户参与其中、得利其中。目前,洞头畲情小镇已建成畲乡乐园、户外拓展基地,修缮了“联班第”“苞茂第”、蓝氏宗祠等畲族古建筑群,建设了畲族文化展览馆、畲族村史馆、科举文化园、非遗传习所等,通过新建“中华民族一家亲”长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等网红打卡点,建设畲族风情民宿,旅游设施逐步完善。二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结合民族村组实际,探索农业产业发展、三产融合发展、固定资产经营、生产社会化服务、公益设施管护等“五种模式”,使畲汉群众经济交融更加紧密。如,筠门岭镇的6个畲族村组参加了该镇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组建农业生产服务队,建设育秧工厂和稻谷烘干厂,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代烘干的“保姆式”服务,有效解决了种地劳力不足问题,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长。在洞头畲族村以现有2500亩芙蓉李种植园及百亩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大力推动畲乡有机大米、高山雪莲果、高山芙蓉李、绿色生态肉、高山红菇、高山笋干等农特产品发展,争创6个“圳品”和有机认证,洞头芙蓉李被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三是着力创新“五级主体经营”。利用“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乡村振兴投融资和运营机制,创办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畲家人公司,与江西品润农业公司、太阳山庄、岚山演艺公司等共同合作,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盘活全县民族乡村集体资金8917万元,市场融资1200万元,有效破解了边远民族村组发展资金难题,在洞头畲族村初步建立了研学培训、旅游团建、畲情民宿、民族美食、观演体验、农特产品等六大文旅产业业态体系。

  四、抓民生强治理,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一是积极推进民族村组各项设施建设。推动落实民族村组对口支援政策,用好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示范镇建设资金、挂点帮扶资金等,先后投入1.3亿元,全面完善了民族村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洞头畲族村、龙头畲族村、上增畲族村等民族村组的村庄环境焕然一新。二是积极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全县所有民族村组到2020年全部脱贫,脱贫家庭收入显著提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581元提升至2023年的15835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三是大力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以全县人居环境“三年行动”为抓手,在民族村组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畜禽散养整治行动和人居环境每月评星活动,农村环境和乡村面貌实现质的提升。四是深化依法治理。始终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大力开展普法宣传,采取网格化、信息化手段推进社会治理,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取得显著成效。


原文链接:http://mzj.jiangxi.gov.cn/art/2023/12/7/art_34978_47064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