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文本与田野:中国西南区域历史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团队主办,来自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河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在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国西南区域的历史、民族、教育、学术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所长孙勇教授认为,面对全局提出的国家安全观和随之构建起来的安全体系,具有前后顺成的脉络关系,并对应着国家安全任务和边疆治理的大目标。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鹏辉教授详细梳理了李思纯在西康、新疆、台湾所见之边疆时局,认为李思纯的边疆关怀既有进化史观的历史纵深,又意图借鉴西方政治再造中国文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杨正文教授通过个人田野经历,总结出文献文本与田野中的看、文之相互印证,对于认识、理解类似中国这样具有历史深度的国家和社会十分有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邓玉函教授认为,透过中越边境茶叶流动与瑶族边民生产性互惠发展、生产性互惠组织建构,发现跨界的文化共享是生态文化理念的共享,跨界流动强化了传统的瑶族茶俗文化。西南科技大学拉美研究中心崔忠洲副教授以辣木籽为线索,突出了中国西南地区在“道地”药材中的地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程思副教授基于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系统梳理和客观分析了中国西南区域汉、藏、苗、白等民族银器技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在分组讨论环节,专家学者们对明清西南宗教、近代西南学人与学术、近代西南历史文献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四川省委党校讲师阳金平以四川济仓为研究中心,凸显了国家力量在仓政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四川师范大学华西边疆研究所杨荣涛副研究员认为,“紫府飞霞洞”这一文化符号对于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王广瑞副教授认为,藏彝走廊南部的族群处于不断地迁徙与流动中,每次迁徙都伴随着财富的流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形象的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都是流动性增加的因素。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丁玎副教授通过运用田野调研、文献梳理、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指出传统嘉绒藏居建筑的被动性能具有自上而下的适应性,且建筑材料发生改变,同时使用功能由旧转新,使用空间发生变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罗木散的研究凸显了当代凉山彝族集体舞蹈的社会意义。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陈宇柔、张蓝心认为,《西康纪要》在汉藏两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推动康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钟荣帆讲师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成都学者围绕西南边疆民族的研究与教学,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汇刊》,推动中国边疆学会、中国民族学会的成立与运行等历史活动,指出抗战时期成都形成了一个华西边疆研究的共同体。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邢曙光对长征时期红军在川康边区民族政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生刘超重新审视了四川民族地区爱国土司的国家认同与实践。
文本与田野是认识中国,认识区域文化,认识边疆必不可少的两种路径,此次围绕西南进行的文本与田野、历史与社会的研讨,体现了一种多学科、跨学科的视野,与会专家学者思考、讨论文本从何处来,田野往何处去,以及文本与田野的补充、印证、互动等相关问题。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西南历史与社会,既有全球视野,也有在地化的本土视角,对推动中国西南区域研究范式转变、研究方法突破以及研究内容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形成一种跨越式、互惠式的西南研究共同体。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