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走在前作表率为牵引,全力推进全市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连续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称号,7个县区均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湟源县、大通县朔北藏族乡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湟源县日月藏族乡、西宁市虎台中学等23家地区单位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一、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上更加坚定。市委常委会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对青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开展专题研讨;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和市委创建办“双常务”责任制。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示范市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制定《西宁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样板行动工作方案》和百项责任清单等,高位推进创建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核心课程,开辟信仰的力量手机APP答题专栏,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动员各族群众参加网络答题活动,累计答题61万人次。
二、创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上更加彰显。市委主要领导领题《西宁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实践与思考》深度调研,探索“五个一”创建工作体系;组织开展“领头雁”能力提升等10个专项行动,累计举办各类活动81期(场次)。举办西宁市“双50”重大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双向宣传推广文化旅游资源,推动东西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投资600余万元,建成西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全省首个柴达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先后打造30余家省市级中华文化体验基地。
三、打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更加凸显。坚持80%以上财力用于民生,落实各类帮扶资金9.5亿元,带动3.3万户群众稳定增收,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建成投用15所中小学、幼儿园和74家托育机构。建成86个高原美丽乡村,改善7000户农民居住条件,巩固提升4万人饮水安全。省级下达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覆盖全市16个乡镇、103个村;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明家庭、社区服务融合发展品牌,探索“民族团结+中藏医药”“石榴籽+”融合发展新路子。年内打造市级社区“石榴籽家园”28家、县(区)级45家;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动的小区服务管理格局,健全“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治理模式。2023年评为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先后与南京市、迪庆州、海东市等5个市州签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调合作机制协议书》,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上更加鲜明。深入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示范寺观教堂创建活动,以“四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寺院为抓手,用教义教规深刻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西宁实践”;制定全市宗教教职人员五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分批举办培训班,组织开展政策法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八五”普法等宣传教育,入寺宣讲371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班49期,累计培训53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6300余份(册)。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北山土楼观被中央统战部评为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在东关清真大寺打造全省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厅。举办佛教论坛、“玄门讲经”活动,开展新编“卧尔兹”演讲、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经典教义相结合的讲经活动,营造“四进”示范寺观教堂创建的良好氛围。
原文链接:http://mzw.qinghai.gov.cn/index.php/dfdt/37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