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在省民宗系统内部发行

  • 时间:2021-08-04 22:52:4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日,由贵州省民宗委编纂的《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一书在省民宗系统内部发行。通过讲好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汲取党的民族工作历史养分,扎实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

  “红军在贵州活动范围广,到过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群众接触,活动的时间长,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贵州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潘选说,1930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贵州开展革命活动,足迹遍及贵州60多个县(市、区),在贵州大地上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为贵州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财富。

  《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部分内容

  “《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是省民宗委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部门职责实际而采取‘自选动作’,历时5个多月,从最初收集到的300多个红军在贵州期间留下的民族团结故事中,又通过多次筛选、甄别,最终辑录38个有代表性的故事合编成书,这本书将作为全系统干部职工党史学习教育的辅导读本。”潘选说。
??《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全书累计10余万字。该书反映了红军长征在贵州这段历史中,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各族人民拥护和支持红军的历史故事,体现各民族的伟大革命精神。在贵州期间,红军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纪律,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支持和帮助各民族开展对反动政权的经济和政治斗争,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武装和人民政权,一路上留下了许多红军与各民族团结友好、互相帮助的佳话。

  工作专班成员到9个市州实地调研,图为工作专班成员在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小底西三股水实地调研

  为抓好《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的编纂工作,贵州省民宗委成立了以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主任石松江为组长的30人团队的工作专班,下设联络组、编写组、保障组,专门负责该书编纂工作的各个环节。工作专班成员一方面到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馆以及各市州档案馆和党史研究室查阅、收集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史料,一方面到全省9个市州沿着红军的足迹,进行实地调查,深入挖掘、考证、梳理汇总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故事,摘录红军在贵州有关档案史料编汇成书,为民宗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
??贵州省民宗委电子政务中心、工作专班成员肖志坚说:“为了编写好书中《陆瑞光与弄染结盟》一稿,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研,仅这一篇文稿,我们反复打磨十余次,只为将史实客观、正确地呈现出来。”

  群众为陆瑞光墓地做清洁工作

  贵州省民宗委工作专班成员阮星星说:“通过参加编纂工作,感受到了贵州各地对红军在贵州历史的重视,感受到了红军的严明纪律,感受到了红军执行的民族平等政策,也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了新的认识。”

  贵州省民宗委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杨业说:“《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是民宗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成果,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学习38个红军在贵州的故事,让党员干部能更好地理解并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工作专班到紫云走访对红军在当地历史有了解的老人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贵州省民宗委系统所有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本书有一个较大亮点,所选编的故事文字简洁凝练,故事好,可读性强。”潘选说,党员干部们很容易从故事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

  贵州省民宗委系统内党员和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红军长征期间贵州各民族群众参与革命、支持革命的感人事迹,从红军在贵州的民族团结故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自己摆进去,摆正姿态,对标对表涤荡灵魂去校准言行,既做到崇尚英雄、捍卫英雄、争当英雄,又做到珍视团结、维护团结、促进团结,努力在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新长征路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推动贵州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