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内参 > 正文

吉州区以非遗文化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时间:2024-06-06 19:04:1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吉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非遗文化为纽带,积极探索“非遗+”模式,广泛搭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载体平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非遗+古村保护”,勾勒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钓源古村始建于唐朝末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后裔及同宗聚居地。近年来,吉州区坚持非遗与古村落保护相结合,始终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推动村落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转变,

  ,坚持古今融合、情景融合、人文融合,在传承保护基础上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按照杭州十里芳菲度假村落进行高标准打造,全面提升钓源古村功能品质,力争做到“面子”修旧如旧、“里子”宜居宜业。特别是全面实行“流空置业”,即通过空宅流转,收储全村120余栋古建筑进行升级改造,植入文化博览、创意产业、艺创体验等新业态,让“空壳村”变“网红村”,走出了一条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共融互促的“钓源路径”。

  二、“非遗+文旅”,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深入挖掘非遗的历史文化内涵。组织《吉安薄酥饼的制作工艺》《吉州江西派古琴艺术》《吉州制秤手工技艺》《吉州烙画技艺》的传承人参加中央电视台有关节目。通过非遗走进公共文化场馆、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形式,开展庐陵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成果展、非遗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吉州旅游文化(非遗)美食节、“文化庐陵 山水吉州”非遗短视频大赛优秀视频展播等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沉浸式感受非遗韵味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非遗+校园”模式,播撒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充分利用非遗项目,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校园举办《全国家风好习惯研学实践活动暨吉州区一日研学》活动。通过对庐陵文化和庐陵先贤成长故事的学习认识,使得家长与孩子之间得到有效沟通,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成长。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带领孩子们一起体验舞龙舞狮、剪纸、点茶等非遗文化,举办“非遗进校园”古琴专题讲座,让各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非遗文化熏陶,不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原文链接:http://mzj.jiangxi.gov.cn/art/2024/6/6/art_34978_49050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