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源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擦亮“来自天涯安源有家”品牌,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途径,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织密网格,实现服务零距离。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把村(社区)作为民族工作的主阵地,将全区划分为360个大网格,探索建立“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多名兼职网格员”的“1+1+N”网格队伍。按照“一张网格、一套体系、一支队伍、一份清单、一体运行”的“五个一”思路,统一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做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办”。同时,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体验站,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横龙街道帮助解决子女上学、医保办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25个,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深度融入城市生活。
二是搭好平台,实现服务多元化。通过搭建法律咨询、法律事务调解、咨询服务等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劳动就业、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大舞台”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群众性、普惠性、教育性等特点,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民族政策宣教、技能培训、志愿服务等活动20余场,发放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册(单)、海报5000余份。动员流动少数民族积极参加社区环境整治、公益服务、文体活动等方面志愿服务队,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节庆活动为载体,组织举办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欢天喜地迎新春”等各族居民举办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交融,让各族群众成为真正主角,奏出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团结友爱的和谐欢歌,擦亮“来自天涯安源有家”品牌。
三是健全机制,实现服务常态化。依托江西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创新打造“安源区民族宗教管理系统平台”,积极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数字化、精细化、可视化,全面掌握辖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成和分布情况,助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更加精准且富有成效。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在各村(社区)设立统战工作联络员,全面掌握辖区内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等情况,形成“住时有人询、冷暖有人问、困难有人解、纠纷有人调”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画好最大“同心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