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坚持适宜融合原则,课程引领、活动协同、研训支撑三维联动,全方位探索特殊教育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路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残疾学生心灵深处。
一、畅通课程引领主渠道,探索“有形”教学
结合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系统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校本化实施、个性化落地方案,因校制宜、因材施教,开展残疾学生可认知、能领悟、易接受的课堂教学。立足专题教育落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课程计划,用好《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根据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丰富相应内容,如盲校专门增加盲文点字摸读和书写学习内容,聋校增加手语内容。立足学科融合落细,全面梳理各学段《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融入盲校“社会适应”、聋校“沟通交往”、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等特色课程,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历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贯通融合,促进各学段递进衔接、各学科相互支撑。立足课堂教学落实,充分尊重残疾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残疾学生认知特点、理解能力的教学方式和辅助教具,综合调动残疾学生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将教育内容讲深讲透讲活,上好让残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如盲校充分考虑学生视觉获取信息的局限性,运用3D立体浮雕中国地形图,帮助学生认识伟大祖国壮美山河。
二、筑牢活动协同主阵地,开展“有感”实践
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育人目标,推进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协同育人,常态化组织开展适合不同学段、不同类别残疾学生的教育活动,帮助残疾学校在活动体验、实践感悟中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丰富教育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类团队活动、庆祝活动和纪念活动,开展“石榴花开心向党”经典诵读、“同心跟党走”征文、“民族团结一家亲”演讲等活动,以情动人、以理晓人、以行导人,引导残疾学生在盲文写作、手语演讲、文艺表演、体育运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丰富实践活动,与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国防教育馆、重庆西藏中学等教育基地(场所)深度合作,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精心设计适合残疾学生的展陈方式和活动内容,提供场景式、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帮助残疾学生循序渐进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聚焦丰富交流活动,拓展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渠道,开展残疾学生与解放军军乐团同台演奏、与天安门国旗班战士协同训练、与航天员面对面交流等活动,组织残疾学生与市内外健全学生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结对帮学、“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交流等活动,推动各族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增进友谊、培根铸魂。
三、激活研训支撑主引擎,实施“有效”指导
致力于教育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资源建设三个主引擎,汇聚各方力量,凝聚专家智慧,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开展研训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坚实支撑。健全教研协作机制,重庆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联合有关高校和3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特殊教育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研协作体,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研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全面开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教材研究,常态化开展区域教研、网络教研、校本教研等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及时提供有效指导。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培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项目中,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课程,采取集中培训、在线培训、跟岗实践、送教下乡、导师带教、工作坊等方式,增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动意识和专业能力。健全资源建设机制,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引动优质特殊教育学校研制导向鲜明、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金课”,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双师课堂等模式,帮助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