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31日,“海丝之光•美美与共——第四届伊斯兰教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在泉州晋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伊斯兰文明与丝路精神、“伊儒会通”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伊斯兰教中国化与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伊斯兰教界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担当作为等主题进行研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杨发明、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副厅长张忠发、福建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沙镇邵等出席活动。
杨发明在致辞中表示,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一端连着中国,一端通向世界,见证了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相互兼容、和合共生。穆斯林从历史上就参与了海丝之路的开拓与建设,并在经贸往来、和平发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他指出,新时代为千年丝路的新发展注入了新内涵,要用“伊儒会通”大力建设学术文化共同体,用骨肉亲情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用文明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张忠发在致辞中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是商贸发展之路,是文明互鉴之路,更是民心相通之路,中国伊斯兰教界为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讲好中国穆斯林与丝绸之路的故事,讲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的故事,讲好两岸穆斯林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桂萍提到,“伊儒会通”是儒家知识分子和穆斯林会通伊斯兰教与儒释道的文化活动,也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流互鉴的成果,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新时代,中国与众多伊斯兰国家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从能源、贸易、人文交流扩展到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各个领域,惠及几十亿人口,影响数十个国家。
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回教信托基金总会及香港伊斯兰联会教长杨兴本表示,香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平台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香港和内地企业不断加强合作,香港的商贸服务平台能发挥更好的优势,凭借广泛的金融专业服务和全面的国际网络,进一步发挥“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发掘全球商机。
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从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内容丰富等视角阐释了新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成果。他表示,在丝路精神和中阿友好精神的引领下,新时代的中阿交往合作与文明对话,为中阿实现民族复兴提供重要思想支撑,为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世界增加了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台湾“中国回教协会”原秘书长、台北清真寺原教长马孝棋从“伊儒”在文化、政治、历史命运以及重视美德上的契合,提出伊儒两大文明是天下和谐之所需,也是维护世界正义、济弱与和谐的力量,同时以郑和的伊儒情怀为例,分析东西方海洋文化的差异,并就“伊儒”文明所面临的挑战与期待提出新的思考。
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海交史研究》副主编林瀚从泉州所留存下来的伊斯兰文化史迹与墓石碑铭,探讨宋元时期的泉州与阿拉伯-波斯世界之间互动交流所引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艺术形态、婚姻与家族血统的一系列变化;同时以香料东来与中药西传的双向交流,重点讨论中古时期医药的中西互动。泉州这些承载中阿海洋贸易与文化的交汇共融、多元共生的历史,共同见证着泉州成为东西方世界跨越海洋阻隔,文明交流互鉴、不同文化和谐共存的典型范例。
本届论坛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福建省伊斯兰教协会主办,晋江市伊斯兰教协会承办,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代表及各省(区、市)伊斯兰教协会负责人、台港澳伊斯兰教界代表人士等130余人参与研讨,收录专题研究论文30余篇。
与会嘉宾代表还赴晋江经验馆、泉州清净寺、泉州灵山圣墓、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泉州实践,感悟海丝起点城市的文化魅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