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内参 > 正文

念好“融”字诀 做好“常”字功创新打造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三明模式

  • 时间:2024-11-04 20:57:3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三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索建立有效的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打造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三明模式。

  一、聚焦思想“融”通,推动活动“常”办。依托“红石榴”之家、“石榴籽”服务站等平台,重点办好“一堂一班一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归属感、融入感,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创设“同心·红石榴”讲堂。采取专题讲座、文化交流、技能培训、政策法规宣传等形式,每季度举办1期主题讲堂,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已累计开展各类主题讲堂12次。二是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由民族宗教部门牵头,联合有关单位举办“籽籽同心、语通促融”在明新疆籍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在务工经商中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已举办培训班2期,参训人员共计60余人次。三是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邀请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各类主题活动,开展民族文艺汇演、民族团结趣味运动会、“品美食 话团结”邻里联谊、“福籽同心爱中华——凝心交融”联谊交流、列东中学各族学生“践行苏区精神,喜迎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夏令营等活动共计50余次,参与人员达3万余人次。

  二、聚焦生活“融”入,推动服务“常”在。紧贴各民族群众需求,以党建引领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红石榴”之家、“石榴籽”服务站等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建设各民族群众信赖和依靠的共同之家。一是建好“主阵地”。按照“八个有”标准打造“红石榴”之家、“石榴籽”服务站,即有场所标识、有服务窗口、有内容载体、有工作职责、有志愿队伍、有活动风采、有政策展示、有议事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红石榴”之家、“石榴籽”服务站15个。二是畅通“主渠道”。依托社区“一党委三中心”,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建档登记,每月动态更新数据信息。通过社区“红石榴”议事亭、近邻恳谈会等议事平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三是打好“共治牌”。由社区牵头,发动党建共建单位、社会公益团体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注重发挥新疆驻闽工作组作用,合力抓好城市民族工作,解决在明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矛盾纠纷化解等问题105个。

  三、聚焦感情“融”洽,推动群众“常”来。推动各民族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断互相嵌入,让在明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流动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一是注重环境建设。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办事大厅、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现有资源,将“红石榴”之家、“石榴籽”服务站打造成为政策执行、宣传教育、民生服务的工作平台,成为各民族群众喜欢来、愿意来、经常来的城市“会客厅”。利用现有硬件资源,建成城投广场小区石榴籽广场、麒麟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等休闲场所8处。二是注重社会宣传。利用社区石榴籽广场、民族近邻恳谈长廊开展富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活动36次,制作民族团结宣传横幅标语、宣传展板、公交候车亭广告牌等680多幅,在传统节假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送政策、送宣传、走访慰问活动100余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发布《同行》等宣传片。三是注重工作实效。做好各民族群众信息收集、问题反馈及管理服务工作,有序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基层“红石榴”之家、“石榴籽”服务站已成为民族团结教育宣传阵地、各族群众协商议事厅、民族事务服务办事点。全市“红石榴”之家、“石榴籽”服务站已解决群众诉求220多件。


原文链接:http://mzzjt.fujian.gov.cn/xxgk/gzdt/dsdt/dsdt/202411/t20241101_655669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