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 时间:2024-11-18 19:18:1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 会议现场。

  11月1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潘岳,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出席并讲话。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主持座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胡帆,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邱华栋,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阿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施战军、李一鸣出席会议。

  

  ▲ 张宏森讲话。

  张宏森指出,中华民族犹如历史长河中的巨轮,由56个民族儿女同力执桨,扬帆向前。中华文化宛若织锦斑斓,每根丝线都闪烁着民族精神之光,交织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新时代的民族文学工作中,要进一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相互贯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他强调,要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文学工作的根本,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民族文学工作的历史方位;要深刻把握以民族文化多样性展现中华文明丰富性是新时代民族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创新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在革故鼎新、新益求新中焕发民族文学充盈丰沛的创造活力;要深刻把握推动作品多形态转化是新时代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新时代民族文学融入现代传播格局;要深刻把握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是新时代民族文学工作的重大任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民族文学更大效能;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树立全国民族文学工作一盘棋观念,形成工作合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作出民族文学新的更大贡献。

  

  ▲ 潘岳讲话。

  潘岳指出,民族文学要始终坚持立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及时反映中华民族正确历史观的新内涵,讲好各民族共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故事;要着眼于阐释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他强调,民族文学创作必须准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坚持把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方向;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注重中华民族整体叙事视角;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各民族文化共塑中华文化的融合特征;准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书写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他勉励民族文学界做伟大时代的在场者、人民心声的倾听者、文化强国的建设者、共同价值的传递者,引领全社会更加深沉持久地认同我们的共同家园“中国”,更加强化我们的共同身份“中华民族”,更加自豪地分享我们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更加坚定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民族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李敬泽主持会议。

  李敬泽在主持时说,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动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中的根本要求,更加明确了新时代民族文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的历史方位与战略意义,为民族文学积极践行新的使命与任务,充分发挥文学润物无声、凝聚民心的独特作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贡献。

  

  ▲ 会议现场。

  阿来、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冀晓青、张燕玲、刘大先、布买热木汗·吾不力卡司木及获奖作家代表在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国家民委办公厅、文化宣传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家、翻译家和评委、编辑代表,中国作协全委中部分民族作家代表,各团体会员单位、各重点文学报刊社负责同志,中国作协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411/11777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