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广西法院因地制宜推行双语审判 特色司法服务接地气有温度

  • 时间:2021-10-21 19:40:2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日,马山县法院古零法庭通过“贝侬”特色调解机制,成功调处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让矛盾双方信得过的“贝侬”参与化解纠纷,最终年近九旬的胡阿婆实现了老有所养,因分担赡养义务闹矛盾的兄弟俩也握手言和。

  近年来,广西法院聚焦少数民族群众司法需求,大力培养双语法官,因地制宜推行壮汉双语审判,立足民族地区民俗民情,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接地气、有温度的特色司法服务,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民族团结事业贡献司法力量。?

  一、双语法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定纷止争

  “用壮语做壮族群众的思想工作,可以直达心窝。”靖西市法院壮汉双语法官梁蓬勃对双语审判的好处有着切身体会。

  在一起离婚案中,梁蓬勃要向当事人解释“感情破裂”和“分居”这两个法律术语。“一开始,我用汉语说了半天,当事人还是似懂非懂。后来我改用壮语将‘感情破裂’意译为‘不合适’,而‘分居’就是‘不合适,没有感情了,夫妻双方各过各的生活’。这样一说,当事人就全明白了。”

  “乡音瞬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使得一个个案件难题迎刃而解。”土生土长的梁蓬勃不仅会说壮话,还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善于和群众交流。在他18年的审判工作中,懂壮语成了一大优势,不仅帮助他更好地向当地群众解释和普及法律,更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

  像梁蓬勃这样的壮汉双语法官,广西还有不少。2015年以来,广西高院连续举办六期壮汉双语法官培训班,共培训200多名壮汉双语法官。

  2018年,广西高院会同自治区民宗委,以12个壮族聚居人口较多、壮语使用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基层法院为试点,开展壮汉双语法官评定工作,2019年在全区铺开,两年共评定壮汉双语法官266名,壮汉双语法官后备人选89名,确保每一个壮族聚居地法院都有数量适当的双语法官。

  这些双语法官用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辩法析理,在田间地头定纷止争,走街串巷做群众工作,守护边疆民族地区和谐安宁,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二、多元调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贝侬调解好,吵架贝侬到……坐桌边讲理,商量解决了。”这首以壮族山歌为基本元素的原创歌曲,道出了马山县法院从审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贝侬调解工作法”:利用壮族群众讲友情、重亲情的民俗民风,组织壮语法官和当地族老共同参与调解,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办案效果。2016年以来,马山县法院运用“贝侬”调解工作法解决矛盾纠纷4000余件,8000多名当事人握手言和。

  “我家和邻居闹矛盾有好几年了,没想到法官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彭久村的村民黄阿婆开心地说。大寺法庭根据辖区壮族群众居多的特点,设立壮语巡回法庭主动上门提供壮语诉讼服务。壮语巡回法庭成立以来,大寺法庭依托壮语巡回法庭共收案1036件,结案1021件,调解558件,撤诉207件,调撤率达到了74.93%。

  在柳州市柳江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立壮汉双语窗口及接待室,既解决了壮族群众特别是偏远村镇、中老年少数民族群众打官司的语言交流障碍难题,也为立案法官了解案情、沟通协调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壮汉双语窗口与接待室设立以来,已为几百名当事人提供双语诉讼服务。

  上思县法院依托双语人才队伍,组建家事审判双语团队,联合当地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建立双语诉前联调机制。矛盾纠纷案件在进入法院之前,先行开展诉前联调,多元化解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今年以来,该院诉前调解案件达320余件。

  南宁兴宁区法院五塘法庭设立全市首个“族老”矛盾调处中心,聘请两位“族老”为法院特邀调解员,发挥其调解优势,加强诉源治理工作,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近3年,该法庭利用“族老调解”制度协助调处案件1000余件,无一矛盾激化现象发生。

  三、主动作为:化解纠纷服务乡村振兴

  马山县金钗镇某蚕丝厂老板李某,以赊账方式收购300多户茧农饲养的蚕茧,共赊欠茧农180万余元。到了约定付款时间,蚕丝厂因经营不善迟迟不能兑付欠款。茧农们多次催促无果后将李某诉至金钗法庭。主办法官陈志强主动转变办案思路,在用当地壮话积极安抚茧农的同时,协调引导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家丝绸公司,由其承租欠债老板的厂区和生产设备,租金优先用于偿还老百姓的蚕茧款,公司还提供了130多个就业岗位招聘茧农进厂工作。

  这是广西法院能动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18年,广西高院出台了《关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就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各地法庭按照广西高院的部署,灵活运用当地方言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注重非诉讼方式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上半年,全区人民法庭调解结案13594件,撤诉案件8694件。

  同时,全区各地法庭依托“车载法庭”“背包法庭”等方式广泛开展巡回审判,极大方便了辖区群众诉讼。加强人民法庭信息平台和人民法庭工作平台建设,基层法庭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升。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mzdt/t104862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