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四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思考

  • 时间:2021-10-21 20:16:1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统揽全省民族工作,实现了民族关系持续和谐,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站高谋远担当使命,始终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政治责任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直接影响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四川民族工作,多次到四川省民族地区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四川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些重要指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光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

   四川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任务,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始终把谋划部署中心工作的过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始终把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任务高位推动。

   四川省委、省政府将支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写入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内容纳入省委常委会和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内容,纳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由省委书记担任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坚持在领导小组框架下开展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民委委员单位的重点任务中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实施,形成领导小组议大事把方向、委员会议专项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省委统战部的领导下,切实抓好《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学习贯彻,研究制定完善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学条例、讲条例、用条例。积极推进《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立法工作,指导甘孜、阿坝、凉山3个自治州制定颁行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专项政策措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省各族群众,不折不扣推动总书记殷殷嘱托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对标主线抓铁留痕,多措并举创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四川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和工作局面,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广泛动员全省力量开展对口帮扶,由省直部门(单位)及较发达的7市32县对口帮扶42个深度贫困县,赋予帮扶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荣战士”“党的民族政策一线宣传员”双重使命,让脱贫攻坚过程真正成为密切干群关系、增进干群感情、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过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印发《关于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开展理论研究、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六个示范”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园区)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域旅游和生态保护示范区、试点院校,使每个示范点位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实体化、项目化。

    大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完善“三个机制一个平台”,即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牵头领导统筹机制、城市民族工作纵横联动机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八省(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作机制,就学、就医、就业、法律援助、文化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一站式”服务窗口等服务平台。采取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共融发展的社区民族事务治理方式,解决好城市民族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首创“两套标准一个平台”,即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标准体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标准体系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签订《川渝统战暨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加强协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解决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如何创新”的问题。

    切实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印发《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工作的实施方案》,先行先试构建大宣教格局、聚集大宣教合力;与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四川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工作方案》,确定14所首批试点学校;建设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全域实景博物馆、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及泸州四渡赤水分院、凉山彝海结盟分院、雅安夹金山分院、甘孜泸定桥分院、阿坝雪山草地分院,大力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长征等伟大精神,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风貌;注重推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设,增进“五个认同”。

    实施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大力实施“一村一幼”学前学会普通话计划,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设立了4535个幼教点,55.6万名儿童全部接受普通话训练。持续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教育扶贫提升工程、“9+3”免费职业教育、15年免费教育计划等,让更多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慎始如终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织编写藏汉、彝汉双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指导各地民宗部门在疫情防控战斗中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在心手相连共克时艰中切实筑牢各民族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咬定青山再开新局,在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四五”时期,是党和国家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期。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体现在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力争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高地。

    在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方案,从理论研究、宣传教育、载体创新、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行动。

    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重点聚焦四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长征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演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标体系等开展研究,召开座谈会和系列学术讨论会,成立“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智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打造一批主题宣传品牌,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统筹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建设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教育基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扩点扩面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进一步统筹整合民族类资金,实施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康养产业等项目,有效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统筹资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进一步延伸到岗位和家庭,争创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命名一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开展“互观互检”“互观互学”活动;进一步深化成都、绵阳、攀枝花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试点建设,与重庆、云南、广东等地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作。

    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2021-2025年)的实施意见,协同制定落实民族地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21-2030)和“十四五”卫生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十四五”规划,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在天府中央法务区设立民族事务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民族地区法律远程服务,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工作机制、跨省(区)协作联动机制,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学深悟透厚植情怀,不断深化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学懂弄通做实,必须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统揽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作为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任务来推进落实。

    创新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是四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要注重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实体化、项目化,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一村一幼”学前学会普通话计划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必须从基础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润物无声,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孩子们心灵深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是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过程,是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过程,也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过程,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过程,必须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民族地区同步现代化过程中,持续把着力点放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上,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

    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是推进民族地区同步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措施。应当继续坚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张富国 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dtyw/2021/10/14/2219f734cba54c998536a19ef2b9baf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