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漾濞县太平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以“五抓五促”为抓手,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一是抓党建引领,促同心同向。乡党委聚焦“党建引领、高位推动,抓实基层、建强堡垒,示范带动、全面提升”的要求,主动把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等作为常态化学习内容,持续提升党员干部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把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作为乡、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和干部年度述职考核、党员评议重要内容,以严实的责任推动任务落实。提出并推广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555”工作法,将上好民族团结、红色教育、爱国主义、素质培训、诚信感恩“五堂课”纳入规范化建设内容,实现“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有机融合,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新格局。二是抓文化弘扬,促交流交融。注重抓实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组建民族歌舞队32支,在重大节日等欢聚唱响“民族团结歌”、跳好“彝族风情舞”,充分表达“载歌载舞迎盛世、唱唱跳跳一家亲”的丰富内涵。建成全县首家民族文化记忆馆——太平村杨梅树乡村记忆馆,展出具有民族特色、风土民情的展品200余件,让各族群众在“乡愁”中感悟社会进步,始终铭记党的恩情。县乡村组四级党员干部主动进村入户讲深讲透滇缅公路文化内涵和当时各族群众筑路往事,讲好讲实筑路中展现出的顾全大局、爱国爱家、吃苦耐劳精神作风,增强做好疫情防控、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抓民生福祉,促共建共享。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抓实“监测”“帮扶”两个关键,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党组织+产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因地制宜推进特色产业培植,发展种植滇橄榄1800亩、车厘子500亩、脆李1000亩、魔芋26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2万亩。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住房质量巩固提升、民族风貌改造等项目。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加紧民房恢复重建,247户C、D级民房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33%。以基层支部乡村一起建、组织生活党员一起过、规章制度村民一起定、群众工作党员一起做、民生大事群众一起干的方式,党群、干群齐抓乡村治理,有力推动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四是抓典型引领,促有声有色。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原则,不断巩固梅窝地等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果。投资476万元,完成以彝族特色民居保护、富民增收产业发展示范、特色宜居环境建设示范、民族团结和谐示范为主要内容的杨梅树彝族特色村寨建设,实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条件全面改善、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群众观念明显转变。注重加大对杨梅树、周家湾等“党建+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示范典型的培树和经验总结推广,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五是抓宣传教育,促入脑入心。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万名党员进党校”、主题党日等,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推动党群齐心、干群齐力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组建乡、村党员干部宣讲服务队,以干群院坝会、火塘会、户长会等为契机,运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宣讲,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坚持将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和中华文化符号融入学校教育,增强各族学生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分发挥杨梅树乡村记忆馆、周家湾乡土陈列室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融入各族群众生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