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为优化少数民族便民服务,在全县各政务服务中心及民族乡镇试点实施双语服务,让各族群众切实体验专项功能,用“双语”服务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完善双语政务要素,拓展服务功能。依据县级政务办事流程、事务办理事项清单制定双语流程图,在全县13个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公示,并设立双语标识牌、指引牌,构建双语综合服务大厅;在2个少数民族乡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双语综合服务窗口,通过定岗、定人、定责,明确至少安排两名“双语通”少数民族工作人员,轮岗轮班,实施“双语接待-受理-办理”工作流程,提供“一窗式”专业性双语政务服务,今年为壮、瑶族群众专办各类事项约54件;县民宗局联合县政务中心筛选一批与少数民族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聘请2名民族语言专家翻译制定《“双语”办事指南手册》,印制3000余份发放,为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便利。
开展双语政策宣讲,铸牢团结意识。组织精通汉壮、瑶语言的少数民族干部、乡贤以及民间代表人士等,组成双语政策宣讲团,利用壮族三月三、尝新节等民族节庆,深入兰田、大境瑶族乡开展政策法规、重要会议精神等双语宣传宣讲近10场次,着力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政策法规知晓率;录制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教育医疗等相关惠农惠民政策的双语宣传语,通过村级“大喇叭”播报宣传,每天累计播放时长不少于1小时;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为契机,民族乡干部邀请少数民族老党员上门开展“双语送学”,用瑶语、壮语向党员群众讲述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解读党史学习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让党史学习更通俗易懂,引导广大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民族乡11个村委已全覆盖开展上门“双语送学”。
探索双语综合服务,架起连心桥梁。在2个民族乡各村屯便民服务站试点设立双语代办服务点,中年老、体弱等特殊人群到所在村级代办服务点办事,办理事项直接由代办点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全程代办帮办转办,实现“一站服务”;整合乡镇、村(社区)“双语”服务人才,每月主动上门开展“双语咨询”“双语办理”等服务,进一步解决服务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针对壮、瑶族习俗特性,召集兰田、大境瑶族乡的少数民族干部及民族民间代表人士组建民族矛盾纠纷调解队伍,运用双语拉近距离,协助乡镇综治办对涉及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矛盾进行调解,累计化解少数民族矛盾纠纷4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