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点
在漯河市郾城区淞江街道回马村,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广场和法制教育广场上,以民族团结、移风易俗等为主题的文化墙,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为一个回汉族混居村,回马村“两委”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通过抓党建、抓民风、抓产业促民族团结,在各族群众心中种下一颗颗“石榴籽”,让各族群众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生活上相互融入、情感上相互亲近,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与回马村相隔不远的香陈湾村是一个汉族村,自从两村签订了《同心圆·共发展友好互助协议》,香陈湾村正逐渐发展壮大的石磨面项目和回马村成熟的包装制品、冷库储存项目相结合,抱团招商引资,为两村打造特色产业和高质量的集体企业。街道干部和村“两委”干部经常到企业中去,深入了解各族职工生产生活状况,督促各企业、个体经营场所在做好日常生产经营的同时,树牢“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过上了好日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同维护团结和谐发展局面的主动性不断增强。
产业发展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两村围绕建强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兴办民生实事、美化人居环境、帮扶困难群众五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合作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共上一堂党课、开展一次民族团结先进评选活动、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劳动、帮扶一个项目、办好一件实事,把促进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在我们这两个村,回汉群众相处得很融洽。我的一个干亲就是汉族,逢年过节,我们会相互走动,红白事也相互照应。如今生活好了,大家更加团结和谐。”回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大奎说,两村经常召集村民讨论村内事务,商量村里大事,不仅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高涨,村干部处理事情的效率也高了。如今,在这两个村,“不分彼此、水乳相融、民族团结”已经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