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为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理论支撑——访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负责人、专家

  • 时间:2021-11-10 14:18:0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在11月1日召开的全区民族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对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会议受到全区民族理论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的主力军,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各基地近年在相关研究方面取得哪些最新成果?近日,10个研究基地的负责人或专家接受记者采访,就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研究基地基地主任、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研究室主任陆鹏:

  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基地迅速布置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有关工作。

  一是组织专题学习。大家普遍认为:刘宁书记在会上的讲话,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光辉,通篇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本遵循,通篇体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时代使命,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谋划精深,措施务实,是指引我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实践指南。

  二是发挥四大作用。我基地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理论建设、思想引领、决策咨询的独特优势,将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主体班课程体系,在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方面,发挥理论武装作用。在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创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发挥理论阵地作用。将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纳入对外培训课程体系,在《广西日报》《当代广西》推出一批理论文章,在辨析重大观点、正确引导舆论、对外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方面,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举办系列学员座谈会和地方部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会等,在示范区重大制度创新、重大政策供给、重大举措跟踪研究方面,发挥智库支撑作用,为全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党校力量。

  三是夯实载体平台。为扎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工作,夯实创新载体和协作平台,我们即将在东兴市“京族三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建立一批蹲点调研基地,培育和提炼县市区、乡镇、村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新鲜经验。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民族大学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

  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下称“研究院”)(编注:该院隶2020年获批为中央四部委共建的第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1年被命名为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民族理论与政策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理论研究方面,形成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经验与底层逻辑等重要理论创新成果,刊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文章80余篇,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书籍10余本。理论研究成果共获奖16项,其中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

  实践研究方面,基于课题田野调研成果已建立中越边境地区生态数据库,边疆多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数据库2套数据库;同时,分别在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河池学院挂牌成立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青少年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河池学院研习基地,进一步丰富研究院基层调研的抓手,加快研究院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实践研究成果在决策咨询、舆论引导、重大任务等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截至目前,共获得国家级批示3份,省部级领导批示5份,厅局级领导批示1份。

  

  人才培养方面,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开设5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初步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动了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

  下一步,研究院将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提升理论研究、服务社会及党政决策的能力。

  理论研究方面,着重围绕 “五个搞清楚”,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民族工作思想的认识和研究。同时,继续向社会公开招标开放性课题,集思广益,协同社会各方优秀科研团队,共同致力于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的前沿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实践研究方面,研究院今后将基于研究方向和内容设立更多固定的观测点与对象,持续加大数据库开发建设力度,为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研究院将在未来1—2年逐步挂牌增加3—5家研习基地、实践教育基地等。在总结广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与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广西乃至全国其他省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创建的建议和举措,充分发挥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今后将依托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按照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三性合一”的理念,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党员、干部、国民教育体系。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基地 基地负责人、副教授何文钜:

  近年来,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搭建了广西统一战线智库、全区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年度课题招标、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基地以及《专报》《智库参阅》《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研究平台,获得《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习近平关于中华文化认同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的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出版《广西民族团结知识读本(干部版)》等著作,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资政成果。

  11月1日召开的全区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奋力在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作示范的时代使命和具体措施,必将进一步推动广西各民族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经验,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同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作为自治区党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将自觉扛起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不断提高科研资政水平。一是深挖潜力,组织教职人员加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论和广西实践以及统一战线各领域代表人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等问题的研究与诠释。二是强化科研资政,重点围绕推动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有效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民族政策法规调整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是发挥统一战线各领域人才荟萃的优势,整合各方面力量,建强研究队伍。四是强化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实现教研相长。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财经学院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广西财经学院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教授、博士(后)陈思源:

  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基地迅速组织学习传达,广大师生就会议精神进行了广泛学习讨论,特别是就刘宁书记指出的“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进行了深刻讨论,对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肩负铸牢广大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民族观、抵御意识形态渗透的重任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研究。我认为,在新时代要深刻认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必须科学回答“高校需要怎样的使命担当?”这个基本问题。

  坚持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党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把为党育人作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坚持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育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新时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团结进步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实现各民族共同奋斗,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

  坚持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嵌于课堂教学中,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准确落实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命担当的“三个必须”,即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育人、必须坚持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育人,全面深化高校民族工作改革与创新,为广大师生擎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航标和灯塔。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广西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主任俸代瑜:

  10月29日,自治区民宗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振林前往广西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简称“民研室”),为我基地揭牌,至此,我基地正式成为10个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之一。下一步,民研室将按照自治区民宗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参照广西民族大学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做出成效做出特点,为广西民族工作实践提供高质量的理论支撑和参考。

  具体而言,民研室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基地建设:一是发挥民研室传统的科研特长和优势进行基地建设;二是利用挂靠在民研室的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以及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等平台进行基地建设;三是利用办公室设在民研室的自治区民宗委咨询委员会的平台开展基地建设;四是利用民研室主办的《广西民族研究》期刊进行基地建设,通过设置专栏、向名家大家约稿等方式将其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名刊、名栏。

  在活动方式上,本基地将以开展课题调研为主,一方面积极承担自治区民宗委统一分派的调研课题(如今年的“如何进一步促进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设立本基地自己的调研课题,通过自行承担或对外委托或合作等方式付诸实施,形成成果。在时机成熟时,参与到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或基地)的实践之中,对示范点作个案研究,同时用研究成果指导示范点建设实践。

  在课题研究的方向上,本基地将依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广西民族工作实际、特别是自治区提出的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实际,重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和意义、方法和途径、内涵及价值、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等等重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主任、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覃娟:

  此次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对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和重要部署,对于推进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振奋人心。广西社会科学院作为我区最大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多年来在广西民族历史文化、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与东盟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持续发挥为党委、政府咨政建言的智库作用。以此次入选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为契机,广西社会科学院将牢牢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民族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下列几个方面开展重点研究: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理论与广西实践。基于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分析案例、总结经验、观照理论,包括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民族团结进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挥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带动作用等研究。

  二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与广西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现代化。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要从边疆民族地区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双循环格局、践行“两山”理论、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低碳发展、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促进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富裕、共同现代化的研究。

  三是中国(广西)—东盟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基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重点开展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研究。

  四是边疆地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围绕边疆地区民族事务治理规律、治理系统、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及实践案例开展研究。

  今后,广西社会科学院还将结合新型智库试点建设,通过完善科研管理和激励科研创新的体制机制,整合研究力量组织跨所、跨单位、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科研攻关,开展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研究,同时积极与国内高端智库开展合作,特别是推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边疆研究所联合举办年度“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论坛”,集聚国内外专家学者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推进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智库力量。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南宁市委党校研究基地副教授陆春红:

  全区民族工作会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广西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促进广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基础上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推动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共识。

  为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我基地组织研究成员认真学习两个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也结合基地的研究方向和宣讲主阵地的特色提出了几点建设意见和建议:

  一是开设特色培训课程。根据南宁市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南宁市委党校在充分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的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依托南宁市各方面的资源,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牢牢把握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这个核心,科学设置、编写培训综合课程和专业课程,从2022年开始,每年开发1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党校专题课,培训以课堂教学和现场观摩为主。在南宁市委党校所有主体班次中适当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并主动承担社会宣讲的责任。

  二是建设专兼职教学科研团队。研究基地以南宁市委党校师资队伍、民族理论专家、民族事务干部为主要师资力量,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各类民族事务部门的资源,建立一支具有民族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和科研工作。

  三是建设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案例库。在自治区、市两级民宗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加强教研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组织力量,编写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案例库。从2022年开始,每年挖掘2—3个典型案例,邀请案例的当事人走上党校讲堂进行先进事迹宣讲。

  四是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以南宁市华强街道和武鸣区为依托,从2022年开始,每年开发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作为南宁市委党校主体班次有关民族理论政策课程和市委统战部管理主体培训班的实践基地。

  五是建立交流机制。南宁市委党校与自治区、市级民宗委定期或不定期对基地建设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多学科、多部门、多领域的合作,促进与外省、市的交流互鉴,通过交流学习促进创新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进经验。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科技大学研究基地基地主任、副教授、博士何月华:

  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吹响了广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集结号和冲锋号。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的讲话让大家深受鼓舞激励,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之一,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加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内容体系、方向与路径等研究。基地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话语体系与叙述表达体系研究”为重点,围绕政治意蕴、学理性支撑、哲学性思维、通识性表达、有效性传播五个核心要素,就“广西故事”“讲什么,怎么讲,怎么传”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从多民族共生、多元文化交融的八桂文化中提炼和构建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广西智慧。

  近年来,基地完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项目,产出一批质量高、应用性强的科研成果。首席专家徐杰舜教授主编《汉民族史记》(九卷本)打破王朝史框架,建构汉民族专题史,并超越汉族思考中华民族,在“多元一体”的“结构论”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和建构中华民族史的“链性论”。丛书获得广西第十六次社科成果一等奖。基地学术顾问张发钦教授著作《科学发展视阈下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获得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本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城市民族工作跨域协同机制研究》成果论文《少数民族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与城市融入》探讨少数民族农民工身份构建与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获得广西第十六次社科成果三等奖;成果著作《融合与共生:南宁民族团结城市样本研究》对广西南宁市的城市民族工作进行调研,就城市民族工作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理论论文《精准发力 推进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上彰显新担当》发表在《中国民族报》和《当代广西》,分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路径等问题,分别被国家民委公众号和学习强国转载。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师范大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授张积家:

  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8月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校党委书记邓军任理事长,副校长孙杰远任院长,我通过人才引进成为该研究院首席专家(编注:张积家教授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是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带头人)。研究院下设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民族文学艺术四个研究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发挥学校在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法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艺术学、体育学的优势,协同攻关。同时积极吸引人才,打造民族理论研究的高水平团队。一批高水平的民族理论专家正在商调中。

  在研究选题上,基地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结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教育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经验和广西智慧,广西的民族文化(如壮歌)、古代遗产(如灵渠)、近代遗产(如百色红色圣地、昆仑关战场遗址、镇南关战场遗址)在塑造广西民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扶贫工作前后广西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化等。

  基地近年来在民族理论特别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取得以下成果:

  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领域,12项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基地主任、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论文《论民族文化心理场及其教育意蕴》《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心理场形塑》《论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认同逻辑与教育支持》《论民族地区乡村儿童价值观教育》,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

  在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领域,4项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支持。本人出版110万字的《民族心理学》(上下卷),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在《心理学报》发表《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对族群信息加工的影响》《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反应抑制效应》等10篇论文。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孙杰远的著作《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本人在《民族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建构和影响因素》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贺州学院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之一、博士、教授刘永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是今后民族工作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工作。我基地根据中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的部署,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将以后的工作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中华文化研究。我基地同时也是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人文基地——南岭族群文化研究基地,基地近十年一直致力于以贺州为核心的南岭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研究。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研究是基地研究的优势。通过对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纽带与精神家园。具体途径是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研究,透视各民族文化互溶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享共用的文化现象,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将各民族文化纳入中华文化研究的大视野与大框架中。

  二是建构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研究的核心理论。贺州地区的民族分布基本是“互嵌”结构,这一结构也成为这一地区民族文化的特征。扶贫易地搬迁进一步加深了民族互嵌的格局。生活中的“互嵌”成为解构民族文化“互嵌”的钥匙。基地将进一步加强民族“互嵌”理论的建构,并将之作为核心理论运用到指导社会调查和文化研究中去。

  三是利用“一院三馆”即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贺州语言博物馆”和“瑶族服饰非遗传习馆”等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发挥宣传优势,加强对市民及在校大学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宣传。

  四是通过开放课题加大研究力度。基地在10月底已发布开放课题资助金额20万元的课题,课题指南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南岭走廊乡村振兴与民族经济发展研究”等,通过开放课题组建研究团队,进一步推动相关科学研究。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mzdt/t107456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