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舆情 > 正文

金秀:非遗技艺“绣”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 时间:2021-11-12 20:23:2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为挖掘、培养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织绣传承人和宣传瑶族传统织绣技艺,实现用技艺提高增收能力,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11月9日,县文化馆举办为期三天的2021年乡村文化富民—瑶族织绣培训班。

  瑶族织绣是金秀大瑶山的瑶民在长期生活、生产中所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标志性产物。我县瑶族织绣以其精湛的针法,奇特的花纹图案,种类繁多且色彩艳丽的特征,在我国少数民族织绣中独树一帜。瑶族织绣已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训现场,来自该县各乡镇的40余名学员认真学习瑶族织绣针法,交流分享织绣经验技巧。学员们通过专业织绣老师的培训掌握了八角花等图案的织绣技艺,同时深刻领会瑶族织绣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本次瑶族织绣培训班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织绣技艺人集中在一起,更好的交流、分享自己的绣法和织绣特点,同时也让我们能更为全面收集瑶族织绣能手们的信息,完善好金秀瑶族织绣传承人的数据库。”县文化馆副馆长庞晓华介绍道,“下一步,我们将开展‘瑶族织绣进校园’等非遗培训活动,这些织绣能手们将更好地把织绣技艺传授给学生们。”

  通过培训瑶族织绣技艺,挖掘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织绣传承人,促进金秀织绣工艺品行业发展,带动瑶族旅游产品和工艺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让更多群众在农闲时制作织绣品,卖到手工坊中增加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我在大樟街上卖瑶族绣花,参加这次织绣培训我想多学一些织绣花样,用到我的织绣品中,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买我的绣品。”学员李梅仙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县文化馆多次开展非遗培训,共培育了300多名学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通过开展瑶族民歌进校园、黄泥鼓舞、民俗民间舞和瑶族织绣技艺等培训班,让非遗文化“留下来”、“传出去”,逐渐走向大众视野,也让“非遗”融入现代大众生活,走进大众心中。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底蕴,而且它们也逐渐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文化新“IP”,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076763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