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长城。资料图片
文化符号和形象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符号是能超越事物本身的形式(如事物本身的形象、声音、光亮、颜色、动作等)而代表某种意义与价值的事物的物质实体。它是具有抽象能力的人类的创造物,也是被运用它的人们赋予一定意义或象征的东西。文化形象不仅是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价值的全方位展示,也是文化领域自视与他视的辩证统一,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各民族共有文化标识,是各民族的共有记忆和共享映像,也是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精神密码。文化符号和形象之所以能促进心灵相通、凝心聚力,主要在于它所包含的意义、内涵特别是精神价值。
象征作用。文化符号和形象是文化深层次的凝练标记。中华民族在长期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涉及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基因,其特质与禀赋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演变成促进中华民族进步的精神象征,是代表中国形象、展现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气质的重要载体。
凝聚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形成了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文化类型,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茶马互市、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流传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佳话,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近代以后,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同仇敌忾,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进程中,形成了一批新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传播作用。文化符号和形象有助于增进民族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不仅有助于巩固各民族的“五个认同”,增强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在对外交往中展示我们国家和民族阳光、富强、开放的良好形象。
文化符号和形象类型多样
我们可以把时间作为线索,来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和形象。
一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凝结着各民族的智慧。
比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符号,故宫、苏州园林、吊脚楼等建筑符号,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符号,刺绣、印染、木雕、剪纸等手工技艺符号,编钟、马头琴、芦笙、腰鼓等器乐符号,秧歌、锅庄等舞蹈符号,龙、凤、虎等图腾符号,此外还有饺子、火锅、茶等饮食符号,不胜枚举。截至目前,我国有昆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端午节、格萨(斯)尔等4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舞台上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
二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时期形成了新的文化符号和形象,包括人民大会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藏铁路、民族团结誓词碑等,这些都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写照。
我们也可以按照类别,对文化符号和形象进行分类。包括
文化象征性符号,如长城、黄河、汉字、故宫、兵马俑、大熊猫、中国功夫等;
文化生活符号,如传统菜系、茶叶、丝绸、传统医药、瓷器、唐装、旗袍、汉语、中秋节等;
文学艺术符号,如唐诗宋词元曲、古代雕塑、水墨画(尤其是梅、兰、竹、菊等形象)、京剧等;
思想道德理念,如儒家、道家等传统经典中强调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念等。
发挥文化符号和形象功能
▲故宫角楼。资料图片
打造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视觉表征所呈现的文化观念,是最直观、最先被捕捉、最先被感知的文化意象。要注重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示,打造人们广泛认同的文化标识,在视觉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印象。
凸显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内涵,采取形、声、像、意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展现,进而增进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创作推出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
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窗口。要借助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手段,拓宽传播渠道,用文化符号和形象来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现了阳光、富强、开放的国家形象,会徽、吉祥物、奖牌、服装的设计充满中国元素,这些文化符号和形象是对中华文化生动的表达。
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简介:马惠兰,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王超辉,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