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会议 > 正文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以党建引领“四心”聚力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 时间:2022-09-19 19:39:23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四抓四强”“四心”聚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基础不断筑牢,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触底”的工作新局面。

  全覆盖抓引领、强自觉,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等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先后开展教育培训6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900余人次。各基层党组织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中,各支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党日200余次、教育培训40余次、专题研讨50余次,推动教育常态化。增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8处,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建成总面积2.85平方公里的民族团结公园,设置民族团结柱、民族文化组雕等景观,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社会氛围。

  全领域抓提升、强堡垒,建强民族团结“主心骨”。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站点)阵地服务功能,针对不同人群,精准实施“青苗学社”“小哥驿家”“长者课堂”等服务项目,并通过设置“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基层治理”三大主题,“政策速递、信息公示、活动预告、问题回音”四大板块,引导各族居民群众关心楼栋事、参与小区事。在少数民族群众、蒙古族学校相对聚集的园丁社区,打造“红石榴”民族文化阵地,设立民族融合课堂,常态开设“红石榴故事会”“普通话小课堂”等课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共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内容,在实践中不断促进辖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流动人口聚居的悦和社区,打造民族团结共建阵地,集中展示辖区内各民族群众手工艺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服务及活动,让辖区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切感受到温暖,形成了辖区内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

  全方位抓联系、强服务,架起民族团结“同心桥”。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全区各级党组织普遍与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结亲,解决群众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57件;结合民族传统节日,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慰问、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近200次。认真落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工作机制,实施“志汇先锋”在职党员进社区行动,市、区两级7000余名在职党员共领办服务项目3500余件,开展区域共建活动400余次,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开展校园长研修活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框架方案,2所自治区优质示范幼儿园与2所民族幼儿园结对,3所中小学与市蒙古族学校结对,互派教师102名,共同开展教研33次,持续开展蹲点教研、跟踪指导、送教下乡等工作。

  全过程抓基层、强治理,织就民族团结“贴心网”。 康巴什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切实保障各族群众利益,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邻里关系更加和谐、民族交往融合通畅,努力构建民族团结的社会治理保障体系。为各族群众加快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研发了“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纵向赋权、横向联合、数字加能”的“全民网格员”工作体系,将治理网格内的人、事、组织等要素整合录入平台,打造“全要素智慧网格”,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治理。依托网格,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劳动就业、法律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大力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民族氛围。在青春山街道,打造全市首家少数民族法律服务工作站、双语司法所,组建调委会7个、社区法律顾问团6个,配备调解员及援助律师26名,目前已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80余起、司法确认20余起、解答法律咨询300余件。开通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和“云咨询”平台,畅通了少数民群众诉求渠道,有力地保障了各族群众的合法权利。


原文链接:http://mw.nmg.gov.cn/djgz2021/dsxxjy/202208/t20220826_21198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