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柳北区“四个体系”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

  • 时间:2022-10-19 19:47:4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柳北区在争创自治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过程中,以“十进覆盖动静结合润物无声”的理念,积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形成了由静态形象体系、活态阵地体系、动态宣传体系、常态教育体系构成的多元一体大宣教格局。

  静态形象体系统一标识引聚力。“柳北石榴红”是柳北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专门设计的形象标识,在柳州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宣传标识的基础上,增加雀儿山的形象,与柳州市花紫荆花和一颗石榴组合而成,寓意“雀儿山下石榴花红”。将统一标识融入城区各级各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册、纪念品、主题活动、景观设计和系列报道中,打造品牌聚合影响力。

  活态阵地体系多元平台扩张力。在机关、企业、乡镇、街道、学校、连队、宗教场所、窗口单位、景区、两新组织等“十进”领域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打造了“柳北石榴红”十大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故事馆、城区发展陈列馆、体验园、示范带、书籍档案阅览室、联络服务站、乡村振兴创业基地、数字阅读墙、微信宣传专栏等。雀儿山公园石榴红故事馆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传承民族精神,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凤凰岭大桥周边景观示范在市民游客观赏桥美景时,潜移默化地传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疆来柳创业小伙,柳北区政协委员买买江·吾曼尔江的餐饮店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络服务站,成为政府与辖区外来务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络感情、服务群众、宣传政策的“连心桥”。各镇街实施一年新建一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阵地的整体规划,形式更固化、层面更广泛,作用更突显;推出“柳北民宗”微信小程序,打造集宣传、办事、咨询于一体的网上“民族团结之家”。柳北区在不断扩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体平台的同时依托阵地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持续提升宣教阵地影响力。

  动态宣传体系主题活动强动力。自创建以来,柳北区各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创新方式,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业务工作,举办各类主题活动,不断增加全社会宣教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日子放在歌里过”城市民谣征集活动,旨在探索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方法,繁荣公共文化事业;各镇街建成“同心文化载体”举办“月月演”活动,特别是长塘镇长塘村依托彩调这一广西特色传统文化,长期举办文化活动、整体塑造乡风文明,成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富康“石榴红”社区合唱团以歌睦邻,编排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歌曲;区领导到学校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喜迎党的二十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画出最美同心圆”大宣讲活动在各镇街掀起热潮;城区机关干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香传递民族情”读书分享活动;与市民宗委联合打造56路“石榴红”民族团结公交专线成为流动的宣传窗口,客运量已超78万人次;开展“520”婚姻登记同心闪耀民族团结进万家活动;在锦江社区建成广西首个社区民族艺术馆;基层干部自编自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字经》音乐作品广为流传。

  常态教育体系教学课程促活力。柳北区教育系统指导辖区各中小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和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多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创新实践,让师生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坚持上好一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班会课、学唱一支民族团结歌曲、开展一次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绘制一幅民族团结美术作品、分享一个民族团结故事。辖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开课率100%。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君武森林公园全方位沉浸式开设旅游研学课程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年均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通过校内校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逐步构建常态教育体系,在青少年中间持续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学活力。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319566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