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这美好的收获季节,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
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江源大地描绘生态环境良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以奋发有为的干劲迎接盛会到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青海考察、两次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为青海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十年来,青海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十年来,青海省经济总量年均增长7%,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十年来,青海省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
今天,行进在江源大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和深刻地感受到,转型发展的导向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景更加广阔。高原人民以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绿”为进,“清洁能源”在高质量发展中愈加“风光”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势资源产业的提质升级。
10月2日,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800千伏特高压青南换流站内,运维检修人员跟平日里一样,在开展设备例行巡视的同时,密切关注着电网运行状态,全力保障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稳定运行。
“全省的清洁能源在此处换流站汇集,并全天候输送至河南省。”工作人员崔拼搏说,“对于电网工程来说,安全精益运检是永恒的主题。二十大即将来临,我和同事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坚守在这座青海省面积最大、设备最多的变电站内,为确保青海清洁能源实现持续稳定的可靠外送,贡献一分力量。我们将继续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做好下阶段的青豫直流系统年检、迎峰度冬、重大保电等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回首来路,在一次次的创新突破中,青海开展清洁能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首创发布绿电指数、上线国内首家新能源大数据平台、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项目等,形成了一系列闪亮的“绿电名片”,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贡献着青海经验。
在此基础上,国网青海电力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服务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支撑,在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加强创新示范、增强源网荷储互动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能源转型实施路径,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秋分过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气逐渐转凉。
“国庆来临,盛会在即,基层群众和干部职工倍感振奋,大家化期许为动力,在这个关键节点再次认真仔细地把设备都检查一遍,全力做好电力保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29日,乌兰县供电公司配网运检班班组来到乌兰县柯柯镇赛什克村,挨家挨户对农配网线路展开特巡工作。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出门,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头就能交电费。”在村民李周旦家,班组成员赵得全在对家里的下户线进行了细致检查后,帮李周旦在他的手机上下载了“网上国网”App,仔细告诉他怎样用手机交纳电费。
“村里的电稳了,村民的心就稳了,家用电器为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最重要的是,大家用的都是零污染的‘绿电’,还能为生态环保做贡献。”在村党支部书记马东家中,班组成员罗海军、李正君对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线路进行检查,把裸露的线头用绝缘胶带重新绑扎好。
在检查完全村149户用电线路后,队员们又对10千伏北一路东大街公网变等配电设施进行测温、测负荷工作,确保百姓的安全可靠供电。
今天,在青海,绿色能源不仅输送给大型工矿企业,“绿电”还走进了家家户户,走进了百姓生活,赛什克村就是雪域高原上清洁用能的一个鲜活缩影。
离赛什克村不远处,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广袤的戈壁中,偌大的风车叶片迎着风缓缓转动;一块块光伏面板向阳而立,不断地从阳光中汲取着绿色的能量。
近年来,乌兰县依托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开发清洁能源项目。目前,该县实现风电装机容量500兆瓦、光伏装机容量220兆瓦,实现新能源发电10.56亿千瓦时。在建新能源项目乌兰县东大滩50兆瓦平价光伏项目,已基本完成项目的建设内容。
除此之外,乌兰县还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建设,加速建设东大滩光伏产业园、卜浪沟风光互补产业园,争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项目落地,推动实施“农光互补”“牧光互补”,优化城乡用能结构,提高能源就地消纳能力,用实际行动助推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海西清洁能源建设。摄影:张洪旭
以“优”为先,“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释放“潜力”
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9月30日,记者走进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分公司厂房,只见国内首条5G全自动智能化锌冶炼熔铸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滚烫的锌液通过浇铸、AI检测、自动称重、打捆……形成一件件锌锭,被全智能无人控制叉车装卸发往下游企业。
“该项目包括锌片传送系统智能改造、熔锌炉入料及炉内智能改造、炉膛扒渣机器人应用等10个核心内容,涵盖熔铸工段所有生产环节,其中自动贴标机、废锭检测及剔除、AGV下线及运输以及接液盘等4个内容为行业内首次运用,接液盘优化改造则由西部矿业自主研发。”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排头兵,一直以来,西部矿业集团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用“科技”助力“转型”、用“创新”助力“发展”,以跨越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该生产线的运用,使得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车间生产岗位由原来的48个减少至24个。通过工作面的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险,也为后续提升产能打下良好基础,并全面提升了产品美观度。为保证生产平稳运行,国庆期间,员工们依然坚守一线,以务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项目负责人说。
在科技革命大潮中,西部矿业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撬动生产方式变革,“公司开启‘科技创新+生产实体’的经营新模式,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一线生产单位,跟踪生产指标、流程查定与诊断技术问题,积极承担或参与课题研发工作,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落地,有效解决了矿山、冶炼单位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西矿科发公司直属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周华荣说。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西部矿业集团不仅迎来了科技创新丰收的喜悦,更激发了对创造美好未来的激情与期许,企业员工纷纷表示,将把期望化作行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奉献“西矿力量”,以优异成绩喜迎盛会。
当初秋的微风缓缓吹过湖面,湛蓝的察尔汗盐湖之畔,处处洋溢着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热烈氛围。
“全体盐湖人立足岗位、团结奋斗,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压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发挥钾肥生产企业优势,助力全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贠红卫口中我们得知,今年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改革发展工作攻坚年”,全体盐湖人正满怀信心喜迎盛会。
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看青海,过去十年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资源+资本+科技+市场”核心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盐湖资源,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强资本运作和科技创新,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坚持“生态优先”,聚焦“钾、锂”主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实现企业向高质量、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从增速奔向提质,释放出空前活力效应。
走进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有序生产。经过筛分、浓缩、浮选、结晶、固液分离等环节后,氯化钾产品源源不断地产出,输送到干包车间被装袋、打包,一袋袋洁白如雪的钾肥销往全国各地,助力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山东、广西等钾肥消费大省的农业生产。
“党的二十大即将在北京召开,我们倍感振奋、干劲十足。”据公司销售分公司总经理罗永成介绍,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系统开足马力稳生产,钾肥产量日均稳定在1.8万吨左右。
“为保障货源及时高效送到客户手中,我们提前布局区域货源,不断优化物流线路,及时与格尔木车务段沟通,保障车皮供给,直接将钾肥运到复合肥终端生产厂家,确保农户用上实惠优质复合肥。”罗永成说。据了解,公司最忙的时候,日均发车240车皮,以一车平均60吨计算,每日发货就达1.4万多吨。
从繁忙运转的水采船,到自主研发的科学实验室,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感恩奋进、砥砺前行,扬起盐湖资源开发领军企业的担当,聚力绿色发展,提升产业逐步转型升级,走出了工业经济向低碳、环保、循环方向转变的绿色发展之路。
青海高标准农田建设。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农田办供图
以“质”为重,“标准高地”在高质量发展中激发“动力”
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助推高效能发展。
国庆假日,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乡费家村高标准农田区域,放眼望去,一条条机耕道路交错贯通,一条条灌溉水渠翻山越岭,秋色染遍即将收割完毕的麦田,满眼丰收之景。
“以前路不通,运送粮食和化肥不方便,现在路修好了,农家肥都可以拉到地头,不仅耕种方便,土地也跟着升值了。”哈拉直沟乡费家村党支部书记马占怀感慨,土地产量的增多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最直观的益处。
费家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实现了土地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特别是灌溉设施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全面提升,解决了农机到田间“最后一米”问题,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了耕地变良田。
费家村项目仅是互助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2022年-2023年,互助县计划投资336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1亩≈0.0667公顷),其中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850亩。“目前,项目区正在加紧进行土地平整工作,我们立足岗位,团结奋斗,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互助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农田办主任张海全说。
如今,走进互助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到处散发着现代农业的气息。项目区不仅建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稳产农田,还形成了“开发一片、惠及一片、带动一片”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互助县累计投资7.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50个,建成高标准农田47.7万亩。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措施,截至2022年5月底,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1万亩,耕地质量明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为年均粮食产量稳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4日,在郭隆750千伏变电站内,运维人员正在进行特巡,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国庆节期间,我们每天在正常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了3次特殊巡视和1次全站设备的红外测温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郭隆750千伏变电站站长张蛟说。
2022年7月20日,郭隆-武胜III回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标志着青海电网与西北主网连接的第七条主通道正式打通,为青海清洁能源规模化外送和省间互补互济能力提升再添了一条大动脉。
“自工程2021年8月开工以来,我们就在和雨雪天气‘打擂台’,线路几乎所有塔位均在高山之上,下雨之后道路泥泞,到达施工点十分困难。”工程项目总工范建伟介绍,工程线路全长145公里,青海段长77.088公里,沿线地形地貌主要为丘陵及河流阶地等,环境、气候极为复杂,为工程建设带来很大难题。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是先做开路工,再当电力工,大家努力‘抢’出一条施工通道,确保了人员、机械、物资顺利进场。”范建伟说,为了确保机械和设备进场,在工程现场出现了“车拉车、人推车、人扶人”的场面,机械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晚上11时30分,运维和保电任务顺利完成,电网设备运行一切正常,运维人员结束了当日的最后一次夜间巡视工作。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数千名守护者夜以继日全力奋战,保障每一度电安全抵达,全力做好电力保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