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资讯 > 正文

凌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奋力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 时间:2022-11-30 00:06:2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要塞,北靠乐业县,西与田林县毗邻,东接凤山、巴马两县,南和百色市右江区相连,是云贵高原地区通往沿海城市交通主干线。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其中朝里、伶站、沙里、玉洪等4个瑶族乡)110个行政村(社区),全县总人口22.9万,居住着汉、壮、瑶三个民族分别占45%、33%和22%。少数民族人口12.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凌云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做好民族工作不仅关系全县对外合作、综合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争创全国、全区民族团结示范县,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以理论学习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引导组织全县统战干部、各领域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关于统一战线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辅导读本》,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要指示要求。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把民族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基础性事业、生命线工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着力构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民族工作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县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

  坚持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凌云各民族繁衍生息、你来我往、频繁互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了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凌云白毫茶制茶技艺》《凌云瑶族龙凤舞》等10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壮族三月三”、朝里那巴吼敢歌圩文化节、金保“二月二”民俗文化节,壮族夜婚、新寨蓝靛节、春节对歌等民俗风情;文庙、博物馆、茶山金字塔、水源洞、纳灵洞、中山纪念堂、浩坤湖、“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等旅游景点。选树打造一批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广泛运用于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方面。借助主流媒体、互联网和重要历史纪念地,讲好凌云故事,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以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努力建设各民族互嵌融居的幸福家园、先进文化引领的精神家园、区域协调发展的和谐家园、守边固边兴边的安全家园,精心谋划,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立足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和完善倾斜支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越来越好。全县11194户50548贫困人口脱贫,57个贫困村摘帽,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历史性摆脱了绝对贫困,与百色市、自治区、全国一道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较十年前实现翻番,通乡通村通屯硬化路全面建成,乐百高速全面贯通,逐步形成了内通外接、干支相连的交通格局。110个行政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标准化卫生室、8个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等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以“三交”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凌云积极顺应各民族大融居的新形势,制定印发《凌云县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凌云县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的实施方案》《凌云县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实施方案》等“三项计划”系列文件,积极促进和其他地区各族群众区域流动,持续推进粤桂协作和定点帮扶,引导市县外各族群众来凌云投资兴业,工作生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人民生活更具品质、更有品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县域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以易地扶贫搬迁、刚需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设为重点,努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着力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富、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维的和谐环境。深入实施党的全面领导,探索“民族+N”的工作模式,重点打造“十百千”连片示范创建工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推动创建工作增点、延链、扩面,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保护和传承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为频繁广泛。

  坚持以法治护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步入新时代水平。充分发挥县政协“优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作用,协助推进民族地区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加强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宗教工作能力水平。加强网格员对信教群众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宗教领域安全稳定。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引导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服务乡村振兴等活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为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谐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建立民族工作定期研究、重大问题请示报告、重大任务跟踪检查制度,落实下级党委向上级党委年度报告民族工作制度,加大民族工作在民族地区干部考核中的权重。按照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的要求,在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中完善民族工作委员会制度。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奋力打造一支新时代“四个特别”好干部队伍。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推动党的组织和民族工作全面覆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模式,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短板。落实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保障机制,大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39597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