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舆情 > 正文

“尼木三绝”焕新彩—拉萨市尼木县扎实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 时间:2022-12-24 00:36:5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拉萨市尼木县,是藏文字和藏香文化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素有“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的美誉,也是远近闻名的“匠人之乡”。这里人文荟萃、古韵悠长,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尼木藏香、普松雕刻,还有珍藏千年不变的雪拉藏纸,它们被称为“尼木三绝”。

  近年来,尼木县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创新发展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切实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拓宽门路。“尼木三绝”犹如朵朵绚烂之花,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华彩。

  尼木藏香:点燃致富新路

  吞巴镇是尼木藏香的主要产地,当地的“水磨藏香”制作技艺已有1300多年历史。2008年,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千年的尼木藏香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遗项目之一。

  步入吞巴镇吞达村,白墙红顶的藏式房屋散落在幽静的山谷中,吞曲河穿村而过,“嘎吱嘎吱”的水磨声经久不息,缕缕藏香氤氲浮动。

  记者走进远近闻名的“藏香工匠”次仁多吉家时,几个村民正将一排排藏香放到院子里准备晾晒。

  “我们家几代人都会制香,我16岁的时候已经能独立制香了。以前,农闲的时候我们就背着藏香到拉萨、日喀则售卖,少则耗费六七天,多则半个月,能赚个一千元就不得了了。”次仁多吉回忆道,“这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我购置了藏香制作辅助机器,在保证藏香原料品质不变的基础上,得以实现量产。2021年藏香销售收入达到了53万元。”

  随着收入的增加,次仁多吉家不仅翻新了原有的房屋,在拉萨购买了新房,还添置了一辆小货车和2辆越野车,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儿子强巴多吉大学学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在校期间,他就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父亲拓展藏香线上销售渠道,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0多万元。

  为提升尼木藏香的整体质量和水平,2016年以来,吞巴镇逐步将藏香产业个体户进行整合,拧成了一股绳,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2021年,吞巴镇藏香合作社(公司)已有30余家,实现藏香产值302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达1713万元。”吞巴镇乡村振兴专干张海鑫介绍道。

  近年来,尼木县按照藏香文化产业“123”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四位一体”藏香产业布局和“四体一位”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将受益一村的当家产业打造成带动一镇的支柱产业、辐射一县的富民产业,不断探索传统技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路径。

  雪拉藏纸:承载千年墨香

  离开吞巴镇再向西行,来到位于塔荣镇的雪拉藏纸工坊。几名工人正在院子里准备打浆的制纸草料。

  “雪拉藏纸,遇水不化、千年不腐……”雪拉藏纸以其独特的技艺和品质被列为西藏三大藏纸之一,已有1300多年历史,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雪拉村里,年过七旬的次仁多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造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16岁学习造纸技艺开始,次仁多杰至今仍“奋战”在一线、乐此不疲。令他欣慰的是,两个儿子的造纸技艺也日渐精湛,其中,大儿子格桑旦增还被评为拉萨市级非遗传承人,孙女普珍、丹吉也加入了学习的行列。在尼木县政府的帮助下,次仁多杰成立了雪拉藏纸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并在县城经营了一家集制作、展销和传授于一体的藏纸店。

  近年来,随着网店的兴起,雪拉藏纸的销量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几年下来,雪拉藏纸从单一的产品发展到了近10个品种,不仅可以满足古籍修复、书法、绘画的需求,还有笔记本、灯笼等文创产品供应旅游市场。”格桑旦增说。2021年,合作社经营收入达90多万元,带动了十几名当地村民就近就业,接收20余名学生参与传习实践活动。

  雪拉藏纸之所以经久耐用,其秘诀之一在于特殊的原材料——狼毒草。这种生长于草原和高山草甸的植物,采摘后需要5至10年的时间才可以重新生长,这也是雪拉藏纸产量较低、产品稀缺的原因所在。从2015年开始,次仁多杰一家开始尝试人工种植狼毒草。尼木县也大力推广狼毒草的人工种植,目前,种植面积有20余亩。

  普松雕刻:坚守传承匠心

  尼木县普松乡被誉为“雕刻之乡”,全乡有一半的家庭从事雕刻和经幡印制。普松雕刻的历史据传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是普松乡群众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一项古老技艺。2009年,普松雕刻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记者来到手工艺人嘎玛曲扎家时,他正在全神贯注雕刻一幅文创作品,其轮廓清晰、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生于藏文书法和雕刻世家的嘎玛曲扎,童年记忆大部分与练习书法和雕刻有关。13岁那年,他正式开始学习雕刻技艺。重复枯燥的练习让手很快磨出了茧,但心性却很难“打磨”。嘎玛曲扎说:“每每贪玩或者偷懒时,父亲和哥哥就会严厉地教育我。”长年累月严苛管教之下,嘎玛曲扎技艺精进,也渐渐明白了自己必须扛起传承技艺的责任。“雕刻是一项手、眼、心并用的技艺。手法要准,眼力要好,心要静。”嘎玛曲扎介绍,普松雕刻多达二三十道工序,不同用途的雕刻工具有60多种。

  “当下,新一代的传承人应该向前辈汲取传统技艺,同时也要向外求索创新,让普松雕刻成为更多人喜爱的工艺品。”嘎玛曲扎用刻刀把布达拉宫雕成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在景区售卖,销量不错。接着,他又推出了牦牛雕刻产品,持续受到游客喜爱。如今,他基于普松雕刻技艺开发的文创产品已有80多种。

  2016年,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嘎玛曲扎成立了如巴村德乐白觉藏文书法雕刻合作社,带领村民增收致富。2021年,通过“订单式”销售模式,合作社纯收入达到40多万元。

  近年来,嘎玛曲扎还积极参加各类青年创业就业大赛,并赴北京、成都等地参加非遗类的作品展销会,进一步提升了普松雕刻的知名度。“时代在发展,普松雕刻技艺也要与时俱进。”谈及未来的打算,37岁的嘎玛曲扎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希望打造出更多与时代契合、广受欢迎的产品,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原文链接:http://mw.xizang.gov.cn/xwzx/xzxw/202212/t20221219_3340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