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百色市一手抓非遗的保护传承,一手抓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措并举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文化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非遗宣传展示,扩大非遗社会影响。百色市利用民族节庆积极开展春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和“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线上线下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参与其中,感受民族文化之美。每年全市举办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千余场次,参与群众上千万人次。同时,鼓励以优秀非遗项目创编经典作品,右江麽乜赴北京展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那坡壮族民歌”改编的歌曲《星星伴月亮》入选了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共同举办的《各族儿女心向党》大型演唱会。国家级非遗项目“那坡壮族民歌”“壮族嘹歌”参加中国原生民歌节,以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评委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充分展示了百色优秀民族文化。
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充分发挥传承人作用。为了提升传承人队伍素质,百色市每年组织民间艺人、文艺能人、非遗传承人群等对象举办农村党员文化富民专题培训班,并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文化人才培训项目以及选派文化志愿者。百色市及时划拨国家级、自治区级传承人补助经费67.5万元,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切实为传承人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为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扶持和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展示、表演和整理、出版有关技艺资料等活动。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传承人5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39人,市级传承人320人,县级传承人718人,为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人才支撑。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播撒非遗传承种子。鼓励非遗研学,支持学校聘请各级传承人作为学校美育、体育教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在广西右江民族商校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田东县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暨瑶族金锣舞进校园示范点揭牌仪式等,将民族非遗文化送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目前,全市有百色民族高级中学、田阳区第四小学、田阳区第六小学、凌云县玉洪瑶族乡中心小学、田林县利周瑶族乡中心校、靖西市安德镇安德中心小学、右江区迎龙第三小学、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三中学等学校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打造非遗示范基地,促进非遗创新发展。百色市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鼓励传承人走市场化道路,提升传统手工艺品产品设计、生产、包装、销售以及概念打造,推动非遗产品走向市场。同时,通过创新非遗传承模式,畅通生产、流通、销售等渠道,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线路、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开发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品牌,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及生产性保护。目前,全市重点建设非遗企业8个,其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2个,覆盖助力群众2500人,实现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其中,百坭村乡村农文旅振兴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组织开展特色文旅活动等,引导当地群众制作非遗文创产品,目前已制作出服装、挎包、帽子等十几种非遗文创产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