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滇桂黔三省结合部,隶属百色市,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享受自治县待遇,也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面积2053平方公里,辖4镇4个瑶族乡110个行政村(社区),聚居着汉、壮、瑶三个民族,总人口22.9万,少数民族占55%。享受自治县待遇30年来,凌云县各项事业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阔步向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民生福祉全面增进,民主法治深化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开创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凌云县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主题,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融洽氛围。探索了“民族+N”的工作模式,重点打造“十百千”连片示范创建工程,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村寨,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目前,凌云县获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3个,民族团结之花在茶乡大地绚丽绽放。
(二)坚持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凝聚民族团结的奋进力量。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做好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火车头”。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系统传授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帮助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3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2个。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打造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项目9个,列入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其中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全县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达10260个,茶乡大地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读一个班、同建一家园”的融合发展画卷比比皆是。
(三)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书写茶乡巨变的出彩华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决战脱贫同心攻坚,经过接续奋斗,全县5万多贫困人口,5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扔掉了千百年来戴在凌云人民头上的贫困帽子,各族群众一道踏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促进各民族持续增收。围绕“不愁吃、不愁穿”,充分利用党的民族政策,通过产业奖补、土地流转、村集体带动,引导脱贫群众发展桑蚕、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覆盖率达97.72%。加强就业帮扶,先后建成扶贫车间43个,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0558个,脱贫劳动力就业增加到3.66万人,脱贫人口年均纯收入增长26.11%。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效明显。实施义务教育改造提升工程253个,教育资助50万余人次,控辍保学保持“动态清零”。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危房改造12765户,建成乡村公租房764套。建成集中式供水、家庭水柜1999座,安装净水设备4850套。脱贫群众“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易地搬迁助力脱贫。建成1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全县3357户16098人摆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
(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民生,谱写茶乡人民的幸福乐章。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嘱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全县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修通了高速公路,新建二级公路104.83公里,通村四级公路增加514.95公里,20户以上的自然屯全部修通硬化路。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000余亩。农村电力、通信网络等设施全覆盖。保障体系更为健全。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4万人、城镇就业80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应保尽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优化学校布局,建成幼儿园56所,改扩建小学2所,创办民办高中1所,全县新增学位1万余个,各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比如,后龙村是一个瑶族聚居的大石山村,直到2017年才开始有第一个大学生,目前已有大学生48名;同样是瑶族聚居的浩坤村,这十年新增了61名大学生。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成功创建广西健康促进县。推行“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以联结共建的方式推动全县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在县医院设立中医康复科、中医医院设立壮医科,在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诊室,民族医药得到传承保护、不断发展。
(五)坚持发展“两山”理念,绘就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空气环境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36%,比2012年提高6.95个百分点,位居全区第三。建成了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8.4岁,比2012年增长0.18岁,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家园更加宜居。
(六)坚持构筑社会和谐安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容应对疫情冲击,持续保持全域“零”疫情。深化平安凌云建设,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各类犯罪行动,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巩固,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5%以上。扎实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县等建设工作,在全区率先建成县乡两级应急指挥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提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