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与南京市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强化组织领导、人才交流、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东西部协作工作提质增效,有力促进两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建立结对结亲机制。认真实施“十三五”扶贫协作规划,编制对口协作“十四五”规划,按年度制定工作计划,压实东西部协作工作任务。两市主要领导先后开展交流互访15次,签订加强帮扶协作和经济合作战略协议,南京雨花台区、六合区、栖霞区分别与西宁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建立结对关系。西宁市委组织部等20多家部门与南京市开展交流合作,53所学校、8家医院与南京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二、开展智力支援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累计选派市直机关及两县一区35名干部赴南京开展挂职锻炼,接收南京市19名干部来宁挂职;统筹实施“专技人才素质提升行动”,累计选派两县一区144名教育、医疗、农业技术人才赴南京进行锻炼提升。接收南京市216名教育、卫生、农技骨干来宁开展“三支”服务;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组团式”合作项目,互派56名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交流。共同举办21期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和70期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分别培训693人次和2002人次,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
三、促进交往交流。一是培育“结对子”学校、“结对子”学生、“结对子”家庭。组织大通县、湟源县近百名各族优秀学生代表赴南京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研学活动。大通县、湟源县学生代表分别与雨花台区、六合区学生代表共同开展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联谊活动,搭建起增进两地学生友谊、加强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接引导南京群团组织、爱心企业、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持续开展“方舟春蕾班”助学、困境家庭儿童新年“小小心愿”认领等公益活动,成立“同心圆双宁助学基金”,支援大通县山洪抢险救灾,累计筹集各类捐款捐物816.6万元。二是组织劳动力赴南京市务工经商、就业创业。积极搭建两市劳务协作对接平台,打造3个扶贫劳务协作输出基地、4个扶贫劳务协作输入基地和5个劳动力培训供应基地,共同举专场招聘会40余场,出台优惠政策实施奖励补助,累计帮助533名脱贫劳动力到江苏实现就业,3358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培育提升特色劳务品牌,实施“宁姐月嫂”家政技能培训项目,开设培训班2期,为100名农村妇女提供家政技能服务培训。三是两市企业双向吸纳高校、高职毕业生就业和服务基层。开展互联网远程同步课堂,南京周乐山名师工作室、陶老师工作站分站先后落地西宁,1103名职校学生赴南京优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四是两市双向商贸交流人员往来。举办西宁市“双50”重大招商项目推介会、“市新能源、新材料”专题对接会等招商推介活动,为南京企业来西宁市投资兴业架桥铺路,引进风汇新能源分散式风力发电、邦舜新材料等产业合作项目17个落地帮扶县(区),累计投资2.09亿元。借助南京文旅产业优势资源,打造“东游栖霞寺·西游塔尔寺”旅游品牌、全国自驾游区域合作联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助力打造西宁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河湟田源”。依托南京商超、栖霞青海特色商品专营店、茉莉六合等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有力推进“宁品进宁”,帮助采购销售消费帮扶产品约1.5亿元。五是开展非遗传承保护、艺术品展示展销。联合举办“丝绸之路青海道—西宁遗珍”文物展、“风雅六朝—南京六朝历史”文化展、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等文化展览,建设河湟文化非遗手工艺品南京销售展示设计中心,借力南京设计团队研发非遗文创产品,举办“八瓣莲花”非遗手工艺品公益展销活动,堆绣、镶丝、唐卡等非遗传承人在南京现场展示手工技艺,推动文化传播互动。六是设立“民族团结我践行”代言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志愿服务。对接引导南京群团组织、爱心企业、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持续开展“方舟春蕾班”助学、困境家庭儿童新年“小小心愿”认领等公益活动,成立“同心圆双宁助学基金”,南京市支援大通县山洪抢险救灾,累计筹集各类捐款捐物816.6万元。七是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印发《关于统计全市中小学普通话不达标在职教师基本信息的通知》《关于推荐学前儿童普通话能力提升行动专业人才队伍的通知》《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达标学校建设专项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不断提高推广普通话的精准度和实效性,通过“小手拉大手”、语言文字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原文链接:http://mzw.qinghai.gov.cn/index.php/dfdt/26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