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甘肃接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 时间:2023-07-09 03:45:1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今年5月,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这次宣传月活动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大学习,是对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大落实,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宣传,是历年来覆盖面最广、参与者最多、影响力最大、效果最好的宣传月活动。

  一、注重以上率下,实现全面发动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宣传月活动,省委书记胡昌升专门对宣传月作出批示,深入民族地区调研指导。省委分管领导靠前谋划部署、及时跟进督促。各地把宣传月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天水市、甘南州、临夏州、陇南市、定西市5个市州,以及大部分县市区的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宣传月启动仪式。参加活动群众超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形成了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政治引领,践行主题主线

  各地各部门结合开展主题教育,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举办读书班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省级层面部署开展14项活动,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大宣讲99场次,受众1.1万余人次;省民委、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展”;省博物馆举办“各族儿女心向党——甘肃革命文物专题展”;省民委在《中国民族》杂志推出《中华文化符号解读之甘肃篇》增刊;启动开展“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演讲比赛和中小学生知识竞赛,引导各族学生树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三、注重分类施策,做到精准滴灌

  全省各级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研讨会80余场次,参与1万余人次。各类学校组织开展诗歌朗诵、主题班会等教育实践活动12万多场次。省民委、省乡村振兴局等7部门为5万余名各族群众送去低氟边销茶;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进校园”宣讲活动94场次,受众3万余人次;省民族歌舞团开展“石榴杯·陇原民族情”文化惠民演出14场次,2万余人次现场观看。

  四、注重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

  在临夏州成功举办甘肃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线上观看达957.4万人次;兰州市4条线路100余辆公交车、临夏市公交车出租车宣传推广“道中华”栏目,扩大栏目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嘉峪关市发布《共有一个“嘉”》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歌曲;武威市组织市直部门356个党支部开展宣传月主题党日活动;酒泉、庆阳、平凉、张掖、金昌等地推出“红石榴”家园、驿站、工作室、广场、公园等“陇原红石榴”品牌实体达100余个;全省各地创作短视频2万余条,刊发稿件2500余篇,制作展板、灯箱、广告牌等各类宣传品50余万件,开展专题宣传活动2000余场次、政策咨询6.5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30万余份,悬挂宣传标语16万余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300余场次,掀起了宣传教育热潮。

  五、注重统筹推进,促进任务落实

  各地各部门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着力推动民族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省民委设立研究课题45项,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晚会创排工作,持续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甘肃体验项目展出体验工作,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纵深推进“一廊一区一带”创建行动和“7+N进”活动,推荐申报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45个,全面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扎实筹备甘南州、张家川县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和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推进会,赴新疆推介“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招商引资项目。


原文链接:http://mzw.qinghai.gov.cn/index.php/mtxw/31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