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芝市墨脱县德兴乡德兴村,“墨脱县党史大讲堂德兴乡巡回宣讲报告会”如期举行。报告会上,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多吉次仁深刻阐释了从唐朝以来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并系统回顾了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德兴村干部群众听着听着,止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谈起聆听宣讲报告的感受,村委会主任——精干的门巴族村干部建阿达娃告诉记者:“在旧西藏,门巴人居住地区的土地、森林和草场等生产资料都被三大领主占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西藏的和平解放,哪有我们门巴人的今天!”
从山高路险到风景如画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藤蔓飞瀑、云雾缭绕,呈现出“莲花圣地”的万千气象,彰显出秘境墨脱的非凡气质。
在绵绵不绝的细雨中,西藏日报采访组一行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向前,来到位于墨脱县西北方雅鲁藏布江对岸的德兴乡德兴村。极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是巍巍山岗、茫茫林海——德兴这个天赋宝地,宛如仙境。
然而,就在几个小时前,当采访组途经扎墨公路时,偶遇山上落石阻碍前行。采访组一行遂下车搬开落石疏通道路。一阵惊险的忙碌之后,大家感慨:“这样的采访之路,实在太艰险!”随后,采访组一行继续向着目的地德兴进发。
德兴村,距离县城7.8公里,全村共有95户381人,其中门巴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7%。
这里平均海拔860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区,植被垂直分布,从高寒草甸到热带雨林均有分布。全村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墨脱这个“世界动植物博物馆”“世界生物基因库”的核心地带。说到德兴村的优势,建阿达娃用流利的汉语一口气讲了“六个最”,即:德兴村拥有最优越的气候条件、最充沛的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林业资源、最原始美丽的旅游资源、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以及最神秘独特的文化资源。
德兴,不愧为“天然氧吧”,气候宜人;德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不愧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从一块茶地到一片产业
德兴是墨脱县小康示范村。在德兴乡宣传委员贡觉加措的引导下,我们冒雨来到几处茶地采访。一块块绿油油的茶地显示,德兴村正在精选优质茶树品种进行种植,在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全力打造高原绿色生态茶、健康茶。
其实,这个村种植茶叶是近几年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政府推动、援藏驱动、主体带动、市场拉动,德兴村围绕“特色”“生态”做文章,利用村民房前屋后,大力种植枇杷、蜜柚、香蕉等果树,打造亚热带经济林“庭院产业”,利用“德兴乡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全村旱地,推广大棚蔬菜和有机茶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发掘德兴民俗文化,发展竹编、籐编加工和农家乐等与旅游业密切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
展望未来,建阿达娃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德兴村扶贫超市、藤网桥农副产品销售点、热带水果采摘体验区、农家乐、农家超市、香蕉基地、蜜柚基地、枇杷基地、嘎兴茶叶基地及房前屋后庭院经济等特色产业,不仅使全村人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而且将在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红向一家到亲如一家
门巴族妇女红向是土生土长的德兴村人,今年49岁。他的丈夫袁关东是四川人,1986年来到墨脱县,干过背夫、开过卡车、下过工地、开过饭馆,能吃苦、爱学习。曾经的袁关东,四处打工,居无定所,经人介绍与红向走到一起,历经20多年风风雨雨,这个小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红向一家与村里的群众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大家觉得彼此都是一样的,几乎没有民族间的区別。如今的袁关东,操着一口流利的门巴语,与当地人基本无异。有时候,袁关东做好饭菜送到门巴邻居家让门巴乡亲尝一尝川菜;门巴族邻居们也会回送自己种的菜给红向一家品尝,邻里间相处得非常融洽。
多年来,老袁在外打工攒了不少钱,街坊邻居们有什么困难都找他帮忙,红向和老袁总是竭尽全力给予帮助。红向家有一辆农机车,常常被村里人借去用;她还在一块空地上放几块板子,很多老人来此休息、聊天,就像是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德兴村,胡晓宁与尼玛措姆(门巴族)、格桑(门巴族)与刘祚贵、曾招财与次仁央宗(门巴族)、扎西(门巴族)与次仁措姆(珞巴族),都是两个民族通婚家庭。来自不同民族的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共同管理家庭财产,建立起了团结和睦的家庭关系。
“留住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建设团结家园,才能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阿达娃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