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怒江州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文化设施“点面交织”夯基础。州、县(市)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县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100%。建成片马边检“国门书社”、片马口岸“国门分馆”等7个国门文化及军民共建公共文化馆(图书馆),持续丰富边疆军民文化生活。以“城市书房”和“文化驿站”建设为依托,打造了美丽公路小沙坝服务区“山水书社”、怒江旅游服务中心“书香悦读”空间等15个融合数字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嵌入式公共阅读、文化、艺术空间。建成以福贡县泽福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书吧”为代表的87个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村(社区)分馆。
文化活动“雅俗共赏”促交流。以护航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大力培育文艺精品创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涵养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打造大型独龙族音乐舞蹈诗《太阳照到独龙江》、音乐类作品《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等一批具有怒江本土元素、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剧目。其中,《太阳照到独龙江》获得云南省歌舞艺术精品(高品质大型演艺节目)创作奖励,《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荣获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木火乐团”怒江民歌登上国家大剧院,《独龙·南青》等12场文化交流演出点亮上海市浦江东岸。依托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载体,组织群众常态化开展广场舞、文艺演出、民俗体育等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州、县(市)各类宣传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惠民文化服务活动,有效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在少数民族节庆日,举办内涵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文化传承“生机勃勃”树品牌。出台《怒江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怒江州“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怒江州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方案》。开通数字化宣传纪念馆平台,提升片马“两馆一碑”传播知名度,通过“文化云南云”“一部手机游云南”等手机App进行怒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出版发行《怒江州馆藏文物图集》《怒江岩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馆藏文物研究》《怒族藏族彝族手工制陶的考古学调查研究》等一系列文物图书。着力在创新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街区等方式上下大功夫,加大非遗工坊扶持建设力度,深化非遗文化与构建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各类文化节会活动相融合,鼓励民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市场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增强传播效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