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宗教法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宗教法治 > 正文

普洱市墨江县党建引领绽放民族团结“石榴花”

  • 时间:2024-11-08 20:08:0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年来,普洱市墨江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与核心保障作用,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建培育4个国家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82个省、市、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学校),“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的民族团结进步画卷正徐徐展开。

  唱响民族团结“最强音”

  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为主题,引导各族党员干部、群众讲好中国故事、团结故事、身边故事,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旋律。

  聚焦宣传引导唱好“主旋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委党校主体培训班次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今年以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等班次29期,培训9700余人次。搭建“民族团结+N”多元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馆)5个,创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8个,开设“民族大团结擦亮村寨魅力的墨江乡村振兴时代叙事”等多条精品教学线路,实现宣传教育“再升温”。

  聚焦扩面提质奏好“交响曲”。结合少数民族村寨特色,将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点及农家庭院作为宣讲阵地,用最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各基层党组织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纪学习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载体,以线上加大宣传、线下送教上门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学习宣传民族团结政策知识,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声”入人心。

  育好乡村振兴“石榴籽”

  以“党建+民族团结”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各族群众团结互助迈向乡村振兴的动力,书写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共推共促的幸福答卷。

  聚人才激活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坚持把农村优秀少数民族群众发展成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锻造成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骨干力量,深入实施“头雁”培养和“归雁”回引工程,通过精心“引”、贴心“育”、放心“用”,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近年来回引549名在外各族优秀青年返乡投资兴业,涌现出一批批以“西红柿首富”刘飞飞、“80后”规上茶企创始人郑发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领路人”。此外,积极打造“哈尼厨艺人”“哈尼美绣娘”等劳务品牌,依托与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培育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入开展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双提升行动,为基层一线培养大批能力素质优良的少数民族干部。

  优产业增动力。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抓手,围绕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出实招,通过“组织领办”“入股分红”“村企合作”等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质增效,让全县各族同胞共享发展成果。其中,联珠镇癸能村依托沪滇东西部协作平台发展花卉种植、花卉精深加工等产业,为周边村民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300个以上,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走出了一条全民参与、集体增收、各族群众致富的“美丽经济”新路子。新抚镇新塘村依托酸木瓜支柱产业优势,采取“党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各族群众种植酸木瓜2300余亩,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

  系牢基层治理“同心结”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一老一小”关爱等工作中,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基层治理”互融共进、花开并蒂的发展之路。

  凝聚民生温度。探索推出党群同心·石榴花开“党建带群建”“社区大党委”“微心愿”等工作模式,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活动协调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全县各族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织密织牢“一老一小”关爱“网”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建成一批养老服务设施,深入实施“携手护苗”“父母回家”“巾帼助商”行动撑起儿童健康成长保护伞,以民生温度撬动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

  凝聚共治合力。坚持以自治固本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墨江县龙坝镇属“黑树林地区”核心区域,近年来深入推进州际接边“门户党建”品牌创建,推行“383”维稳工作机制、基层治理矛盾纠纷排查“33工作机制”“1358”基层治理模式,同接边地区签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州市三县三乡(镇)联防联控基层治理框架协议》,架起各民族群众常来常往、常联常亲、共同繁荣的“连心桥”,先后荣获“普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示范乡(镇)”“普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称号。

  共绘文旅融合“同心圆”

  以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景全力以赴“抓项目”“聚人气”“保落实”,孕育出了哈尼土掌房、“苦扎扎”等文化民俗,打造出了联珠镇勐簸村等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哈尼特色文化展示区的时代名片更加彰显。

  以节庆搭台促交融。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团结与特色节庆活动深度融合,牢牢抓住中老铁路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重要机遇,连续举办18届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大力推动“一乡一节庆”“一村一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推出《墨江赋》《童年的麻脆》等一批民族文化创作,打造八角楼民族服装展、哈尼·双胞才艺(音乐)嘉年华等品牌活动,村组党员干部带头开发出稻田捉鱼、农耕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民俗体验活动,2024年1月至7月全县共接待游客364.8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42.43亿元,奏响了“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的华彩乐章。

  以文旅共建促交融。坚持党建赋能,立足独特生态人文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居、休闲农业、研学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联珠镇碧溪村曼海村民小组就是农文旅融合的一个示范典型,以“三活三变”解码乡村振兴“曼海经验”。突出“墨江县非物质文化体验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村”的定位,充分挖掘当地非遗竹编文化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中,将民族文化精神培育融入乡村生活,推动各族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发展乡村旅游,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的“石榴花”开得愈加绚烂。


原文链接:https://mzzj.yn.gov.cn/html/2024/difangdongtai_1106/40565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