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经开区阿拉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以党建“融魂”、以文化“融心”、以发展“融志”、以法治“融力”、以服务“融情”的“五融”工作法,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唱响新时代团结奋进、共谋发展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
以党建“融魂”,凝聚创建合力,培育民族团结花。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各级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党政“一把手”牵头抓总、亲自部署,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列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检查考核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五史五观五认同”等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把民族法规政策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暨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社区干部执行能力提升培训班和“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深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发挥街道、社区“兼职委员制”工作机制作用,促进各领域组织融合、资源整合,推动社区发挥各自优势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以文化“融心”,讲好阿拉故事,浇灌文明和谐花。1955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宋庆龄来到阿拉彝族乡视察时提出:“我们要珍惜、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搞好各族人民大团结,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民族团结的“金种子”就此埋下、生根发芽。一直以来,阿拉街道始终把“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认同”作为方向,以赛、训、节等特色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等文化交流阵地,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和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在社区居委会、小组办公场所和重点街区、道路等区域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元素。举办火把节、“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民族美食文化节、民族刺绣大赛,组织刺绣技艺传承人在党的百年诞辰共绣党旗,各基层党组织把理论宣讲“讲”起来,宣传标语“挂”起来,爱国歌曲“唱”起来,党史电影“放”起来,志愿服务“动”起来,营造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欢乐祥和的良好氛围,增进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青少年中间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灵种子”。以体育运动传承民族精神,护好阿拉舞龙“金字招牌”。
以发展“融志”,共绘小康图景,盛开美满富裕花。始终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总钥匙”,积极融入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抓好重点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民生保障,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引进绿色项目、优质企业,持续抓好“绿美乡村”建设。广泛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春风行动暨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招聘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常态化挂钩服务企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新阿拉人”愿意来、留得下、能发展,带动周边居民就近就业、创业。
以法治“融力”,提升治理效能,守护静好平安花。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基础性工作来抓,深入推进“平安阿拉、法治阿拉、和谐阿拉”建设。建立完善五级网格体系,4000余名网格员、综治服务队员和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红袖标”行动,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深入实施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通过知识竞赛、专题党课、线上推送、悬挂条幅、展板展示、惠民演出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持续推进平安建设,成功创建12个平安社区、27个平安小区、89个平安单位,构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工作格局。
以服务“融情”,实现“五个嵌入”,共赏美好幸福花。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各族群众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个嵌入”,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建成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体系初具规模,有力促进各族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积极有效受理调处劳动纠纷,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深入开展农林水基础工作,抓好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公积金、公安、住建、水务等12个部门的267项事项“马上办”“自助办”“就近办”“跨省通办”,群众事项办结率、满意率大大提高;充分发挥阿拉彝族女子民兵高炮连优势带动作用,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擦亮民族团结靓丽名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宗教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宗教法治网 zjifz.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